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面對企業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這道“必答題”,福建中煙廈門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廈煙公司)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十四五”以來,廈煙公司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煙草專賣局扎實做好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要求,不斷加大環保投入,增加技術創新改革,積極探索企業綠色發展路徑,多維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自我“凈化”。
自主運營?污水變清流
動力車間乙班員工通過提前預判,細化方案,在不影響生產的前提下進行污水處理各流程的技術改造與創新。潘輝攝
自主運營后,整個污水處理過程都在密封的管道設備中進行,現場很難看見污水,幾乎聞不到異味。潘輝攝
提及污水處理,難免與“臟亂臭”分不開。但是在廈煙公司的兩個污水站,環境干凈整潔,工業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經過一道道先進的自動污水處理程序過濾后,變得清澈透明。
“這兩個污水站之前一直是委外運營。2021年,出于節約成本以及確保水質、最大化降低污水溢流外排風險的考慮,廈煙公司決定將其收回自主運營。”動力車間副主任葉校圳介紹道。
為了能順利接手,在委外運營到期之前的3個月,動力車間組織員工到污水站輪崗學習,開展相關內部工藝流程和設備知識培訓,確保員工準確把握設備運行操作及維修,熟悉了解工藝流程和各項質量指標,并通過勞動競賽的形式檢驗學習效果。同時,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團隊梳理、制定污水處理站作業指導書3份,形成自主運營方案2份,涵蓋所有關鍵設備、池的巡檢監控,以每小時高質量巡檢監控為抓手,結合早班期間的日保及水質化驗結果作為調整污水站各工藝段運行的有力參考;修改車間柔性生產、維修組織模式,在沒有增加人員的情況下,利用道一云平臺自主開發污水站運營小程序,從過程跟進管理,從結果開展溯源,從績效提高積極性,確保污水站24小時穩定運營。
近兩年,廠區生活用水、卷煙生產及香精香料產能持續增大,致使污水量越來越大,濃度越來越高。如何將綠色環保理念落到實處,提升優化污水處理質量,成為自主運營的最大挑戰。
團隊多次與設備廠家、高校教授進行技術學習交流,對原有設備及工藝流程進行一系列改造和優化。如增加一套pH在線監測及加藥系統、將1#好氧池接觸氧化工藝改造成MBBR工藝以提升處理能力、1#至3#厭氧池新增潛水攪拌機、4#厭氧池新增填料等,使出水水質逐步恢復正常,各項出水理化指標不斷優化,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及地方環保要求,中水回用量也穩步提升。此外,他們還對格柵、生化池及儲泥池等這些主要異味源采取了加蓋密封、設置負壓收集系統及生物除臭裝置等措施,通過無害化處理以確保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氣味不會對周邊的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如今,污水站已經自主運營了一年九個月,不僅為廈煙公司節省了84萬元/年的委外費用,廢水年排放量也由62816噸降為4901噸,95%以上的污水被回用于廠區綠化、沖廁、冷卻塔補水,甚至部分代替了自來水,成為生產用水,真正做到變廢為寶,使之成為廈煙公司的“綠色血液”。
節能改造?綠色能源優化生產用能
2022年6月28日,廈煙公司“油改氣”項目相關人員與燃燒爐廠家技術員一同對制絲車間試驗線THT燃燒爐進行全面檢查后,點火。“閥門開度正常”“天然氣流量正常”“各風機運行頻率正常”“負壓檢測正常”……經過6小時安全調試運行,天然氣燃燒工況各參數均調整設置到最佳值,順利完成過料生產。自此,廈煙公司實現了全廠區燃燒器的油氣切換,標志著清潔生產再上新臺階。
“油改氣”項目現場,項目組人員對改造后的燃燒爐仔細檢查。劉雅君攝
近兩年,油價不斷上漲,燃油成本持續增加,而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能夠有效避免大氣污染,且燃燒能效比燃油更高。作為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的“模范生”,廈煙公司將“油改氣”作為“節能減排”的關鍵突破口,2022年正式開始對制絲車間6臺燃燒爐、動力車間1臺鍋爐進行改造。
“改造難度最大的是制絲車間6臺燃燒爐,3種不同品牌的設備,3種不同工藝,一旦改造不順利,不僅影響工藝,還影響生產。再加上疫情,外部技術力量無法支援,但廠區油量告急,時間緊迫我們只能自己上。”廈煙公司設備管理部劉雅君如是說。
面對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巨大壓力,設備管理部、質量管理部、技術改造辦公室、安全保衛部、制絲車間、動力車間組成攻堅小組,對各燃燒爐的邏輯控制、硬件組成重新摸索,并合理安排每臺爐子的改造周期,避免交叉作業。同時,為保障生產現場安全,項目組進行嚴格的安全設施設計。“我們在每臺燃燒爐旁安裝了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裝置,與現有系統進行聯網,24小時監測。一旦有可燃氣體泄漏便會觸發警報,自動關閉緊急切斷閥。我們還對現場操作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和安全教育,規范操作人員行為,加強應急處置能力。”劉雅君介紹。
改造與調試過程中,備件型號不對、電源信號干擾等攔路虎相繼出現,項目組發揮全員智慧和行動力量,經歷失敗后緊急切換再做嘗試,最終依托自身技術力量順利完成設備的改造與調試。以氣代油,廈煙公司的環保效益得到雙豐收。
以用活綠色能源為引領,如今,廈煙公司另一個重點項目——東孚廠區光伏屋頂建設正在推進,計劃打造每年發電量55萬度以上的光伏發電站,低碳“陽光經濟”將在廈煙公司成為現實。
綠色減排?異味“革命”凈化空氣
粉塵年排放量下降53.8%,化學需氧量年排放量下降94.5%,去除非甲烷總烴能力達到90%以上……這一組組亮眼的數據,是廈煙公司環境治理的豐碩成果。
制絲車間膨脹線員工正在進行工段小型異味處理系統的填料自主更換。趙家赫攝
卷煙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煙草味”,為降低異味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十四五”以來,廈煙公司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持續推進異味處理提升改造。廈煙公司識別細分出不同生產環節產生的各類異味氣體,涵蓋臭氣、顆粒物、非甲烷等,在對廠區原有異味處理設備進行工藝技術升級的同時,新增9套異味處理設備進行針對性治理;組織對異味管路,以及水洗、生物濾池等配套環保設備進行改進。同時,加強日常宣貫,制訂發布多套制度標準、措施流程,建立環保設備臺賬,對各種異味氣體進行分級分類管控。
要將綠色減排的理念貫穿產品的生產、流通等其他全生命周期環節,少不了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賦能。“這是我們的排氣筒在線監測系統,里面詳細記錄著各車間各生產環節的氣體排放指標。你看,這是一區制絲顆粒物排放的實時數據,目前排放是達標的,一旦數據異常,系統就會推送給相關人員提前處理。”劉雅君打開手機中的一個app介紹。通過實時監控這些精準到每分鐘的數據,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廢氣排放異常風險。
利用數據實現對異味更科學、高效的實時快速檢測,通過趨勢性分析、不同設備關聯性分析輔助決策,助力可持續發展。目前,廈煙公司正進行這方面的功能提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