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下發(fā)的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工匠職務聘任名單中,有一對工匠師徒引人注目,其中,師父劉登文擬聘資深制造工匠,徒弟朱東紅擬聘制造工匠,他們目前均是常德卷煙廠卷包車間GDX2機型包裝中速擋車工。
師父劉登文18歲參加工作,先后從事YB13、GDX1、FOCKE、GDX2等多種卷煙包裝機的操作,無論是直包還是橫包,軟包或是硬包包裝機,他都能夠得心應手。在30多年的職業(yè)生涯中,他不僅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更擁有一雙維修妙手,對各種部件出現(xiàn)的小毛病,他基本能“手到病除”。
劉登文(左)和朱東紅(右)師徒正在交流設備操作心得。李軻 攝
“現(xiàn)在的工作條件和我們那時候比真是天壤之別。那時候的設備自動化程度低,材料都需要人工搬運,車間里面又沒有空調(diào),夏天吊扇一開,吹得灰塵和身上的汗混在一起,別提多難受了。當時我差點就打退堂鼓回家了,好在最后堅持了下來。”劉登文說。
在培養(yǎng)人才方面,劉登文已經(jīng)有27年的師父生涯,他培養(yǎng)的徒弟遍布湖南中煙所屬卷煙廠,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煉匠藝、守匠心、塑匠人”的精神追求,幫助更多新員工蛻變成技術精英,成為企業(yè)發(fā)展的骨干力量。
30多年來,劉登文先后獲得了廠級“先進生產(chǎn)標兵”“勞動模范”“資深制造工匠”和湖南中煙“匠心30年優(yōu)秀員工”等榮譽。提及這些榮譽,他總是謙虛地說:“對我來說,榮譽更是一份鞭策,激勵我今后做到更好才行。”
工作中的劉登文。李軻 攝
徒弟朱東紅1995年進廠,被分配到卷包車間實習,成為劉登文收的第一個徒弟。“見到師父之前,我心里又期待又擔憂,不知道師父好不好相處,會不會很嚴厲。但是和師父相處了幾天后,這種擔憂就煙消云散了。當年師父很年輕,只比我大了不到十歲,而且臉上總是笑瞇瞇的。剛開始學習操作,我換材料時經(jīng)常因為不熟練導致停機,但師父從來沒有責怪過我,總是安慰我,讓我慢慢來。”回憶起剛參加工作時的情景,朱東紅頗多感慨。
在劉登文的鼓勵和督促下,朱東紅刻苦用心地學習包裝機的操作要點。在吸取師父豐富經(jīng)驗、領悟師父解決問題思路的同時,她還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路,與師父一起探討解決問題,業(yè)務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正在操作設備的朱東紅。李軻 攝
目前,朱東紅操作4—3#機組,劉登文操作的機臺正好位于她的身后。當操作的機器出現(xiàn)問題時,朱東紅還會像以前一樣尋求師父的幫助,同師父一起探討解決方法,每每這個時候,她總會感覺特別踏實和幸福。這些年來,師徒二人所在班次的產(chǎn)能、質(zhì)量、能耗指標排名經(jīng)常位居同機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