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濟南卷煙廠卷包車間11號機組調試團隊而言,這段時間他們格外忙碌。
“泰山”(中海御葉雙中支)生產設備還未驗收,生產任務卻突然下達,要求在檢修前生產出20箱卷煙。根據車間安排,包裝機維修工張鵬負責包裝機調試工作,卷煙機維修主管范長賓負責卷煙機調試工作,工藝質量管理員蘇利負責產品工藝質量管控。時間緊、任務重,這是擺在11號機組調試團隊面前的一個挑戰。
那幾天,張鵬每天都會早早到崗開始一天的工作。
“20年前,我跟著包裝機維修主管姬長鳴師傅學習維修包裝機。當一個個復雜的零部件組裝完畢、一條條高品質的卷煙生產出來,我們心里都很有成就感。”時隔多年,張鵬回憶起當年跟著師傅調試設備的日子,依舊記憶猶新。但他知道,這次不同以往,這是一臺大型設備,有大約10萬個零部件。把這么多零部件組裝成一個整體,一般需要3個月到半年的時間。而他們要在3天里調試好設備,完成20箱卷煙的生產任務,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如何在72小時內把各種問題順利解決,檢驗的是他們多年來積累的技術和經驗。
在機臺忙碌了一天,張鵬看了一下表,到下班時間了。突然,他想到小盒鋁箔紙跑偏、免角問題急需解決,在跟廠家調試人員溝通后,決定加班解決完問題再回家。
夕陽西下,余暉透過玻璃幕墻照射在包裝機上。張鵬一會兒幫著廠家人員調試小盒包裝機,一會兒幫著廠家人員調試條盒包裝機。只要設備在調試,張鵬就在現場。一直忙到深夜11點,張鵬他們才調試好設備,結束一天的工作。
第二天,張鵬和同事又早早來到機臺旁忙活起來。蘇利拿著尺子,圍著11號機組走了一圈又一圈,測試的數據寫了一頁又一頁。她手里有一把尺,心里也有一把尺。“所有標準我們都熟記于心,有任何數據不正常就會立馬通知張鵬過來調試。”蘇利說。
從煙支的長短、重量,到每支煙的顏色、光澤,再到鋁箔紙、商標紙的粘貼位置,哪怕只差了1毫米,作為工藝質量管理員的蘇利、丁寧也能及時發現問題。
“因為這是新產品,所以我們更需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緊盯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就及時反饋給維修人員,確保設備安全運行,保障產品質量。”丁寧說道。
就這樣,憑借工藝質量管理員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和恪守不渝的質量“標尺”,工藝質檢成為100多道工序中最嚴苛的一道關卡。
“開動!”3天后,伴隨著一陣轟鳴聲,11號機組開始了第一次運行。
“CT條盒出現側邊折角了。”
“CV出口側封烙鐵烙痕有點嚴重。”
……
面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張鵬及時組織維修人員開會,把每一次調整的地方、每個人修了什么地方等都記錄下來,若發現沒有改善就盡快進行維修調試。
凌晨3點,卷包車間燈火通明,在場的每位員工都全神貫注地忙碌著。經過幾十次設備調試,生產的產品質量大為改觀。工藝質量管理員連續檢測十幾次,相關數據都符合標準且保持穩定。看著一條條生產出來的卷煙,大家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最終,20箱“泰山”(中海御葉雙中支)準時交付并達到各項質量指標。
那些“白+黑”的堅守,那些疲憊卻不曾退縮的執著,那些爭分奪秒的協作配合,是濟南卷煙廠卷包車間全體員工精益求精保障產品品質的努力付出,也是他們在平凡崗位上的責任擔當。
濟南卷煙廠卷包車間工藝質量管理員與維修工在討論卷煙條透明搭口位置。馮家琛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