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深化物流體制機制創新,推進物流非法人實體化變革,實施物流分中心車間化改造,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明確規劃 厘清職責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是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的重要支撐。
湖北中煙黨組著眼企業戰略全局,通過體制機制優化、業務流程再造,探索建立了具有湖北中煙特色的物流非法人實體化運行體系。他們統籌構建“黨組決策、中心管理、分中心執行”的物流專業化管理架構,主導編制物流發展規劃,明確了以武漢卷煙廠為成品集并發貨中心和原料醇化中心,襄陽、恩施2個卷煙廠為成品區域發貨點,襄陽、恩施、三峽3個卷煙廠為原料醇化區域儲備基地的規劃布局,明晰了卷煙供應鏈物流的職責邊界。
物流中心作為業務主管部門,通過物流標準和業務調度令,能夠實現對企業物流的統一管理。物流分中心進一步明確核心業務定位,實施車間化改造,打造公司物流營運作戰實體,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物流保障。
整合資源 業務升級
物流定位和發展規劃不明確、職能邊界和評價標準不清晰、精益運行和管控合力不充分等問題以及物流保障能力與企業快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持續制約著湖北中煙物流轉型升級的步伐。
為此,湖北中煙以武漢卷煙廠為試點,按照“七化”要求推動車間化改造,切實將物流分中心打造成卷煙廠繼卷包、制絲之后的“第三生產車間”。
組織架構層級化。著力構建“管理層、技術層、操作層”的三級物流車間管理架構,將分塊管理調整為集成管理,進一步夯實基層作戰實體,突顯物流車間生產運行的主體地位。
職能職責專業化。明晰管理邊界,明確職能職責,一方面梳理物流條線與公司生產、營銷、采購、技術等部室間的職能邊界,將多頭管理轉化為集中統一管理,另一方面厘清與工廠制絲、卷包等生產車間的業務邊界,將生產線邊物流外的3大業務類型、10個作業區域的物流業務和資源重構整合,并分解落實到班到崗。實現物流資源統一配置、物流計劃集中調度、物流業務統一管理。
物流鏈路一體化。按照“戰略—業務—流程—組織—崗位”的管理閉環和“端到端”的流程思維,重構核心業務流程,暢通以庫區、倉間等為節點的物流鏈路,精減跨部門的流程接口,實現物流內外接口的高效順暢;部署開發省級綜合管控平臺、智能運輸、倉儲數字孿生等系統,提升物流數字化能力和管理效能。
生產模式柔性化。打造柔性化的物流服務體系,構建與生產經營任務相適應的多模態柔性化生產組織模式,建立訂單驅動的“三級響應”機制,確保生產不掉鏈、市場不斷檔。
調度運行高效化。建立三級調度機制,物流中心依據訂單統籌下達一級調度令,物流車間轉化生成二級生產指令,倉庫、運輸、資源等調度員具體執行三級作業任務;創建“三煙一體化”運行模式,整合內外物流資源,實現業務統一調度、資源共享、質效最優。
管理體系規范化。圍繞倉儲、運輸、養護三大核心業務,物流中心搭建涵蓋管理標準、技術標準、作業標準的三類標準體系;物流車間依據業務范圍、業務邊界等“六個統一”的要求,固化管理標準、細化技術標準、強化作業標準,持續提升車間標準化運行水平。
隊伍建設基地化。抓實專業培訓,通過普惠制培訓,提升物流全員的基礎技能;通過項目制培訓,提高關鍵團隊的核心能力。抓好調整引進,通過招聘吸納,選優配強關鍵崗位;通過內部調整,補齊配置一般崗位。抓活人才培育,創建物流創新工作室,組建物流專家團隊,搭建“雙軌制”人才成長通道,將物流車間打造成為人才成長基地。
綜合治理 激發活力
輔料自動配盤等項目落地應用,煙葉生態養護項目獲得中煙商務物流有限責任公司課題研究一等獎;省級綜合管控平臺上線運行,物流關鍵設備健康管理系統獲得國家信息中心“數字化創新典范案例”獎;職工面貌煥然一新,物流車間2個班組獲得“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稱號……
通過物流非法人實體化探索,湖北中煙物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物流管理效能顯著增強。
他們構建完成“1423”物流制度標準體系,即建立1個物流標準體系框架、4個物流業務模塊、23項物流核心業務標準,物流運行質效穩步提升。
目前,全省成品卷煙到貨準時率由80%提升至98%以上,工業物流環節卷煙破損率降至0.01PPM(百萬分率),原料損耗率嚴格控制在0.005‰以內,武漢卷煙廠原料收發貨及生產配送作業效率提升63%,材料入庫效率提升50%,勞務外包人數減少15%。
湖北中煙物流非法人實體化變革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他們將抓住數字化轉型發展契機,持續加強流程優化、技術創新、班組建設等工作,不斷增強湖北中煙供應鏈物流保障能力和創新能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