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勞動模范是行業勞動者的突出代表和優秀楷模。為充分發揮他們的榜樣帶頭和示范引領作用,行業單位積極創建勞模工作室,搭建學習交流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新創造活動,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優秀技能技術人才,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湖南中煙長沙卷煙廠喻樹洪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9月,以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喻樹洪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劉平、全國煙草行業勞動模范劉瀾波為帶頭人。他們牽頭成立各類技術攻關“微團隊”,對生產中的各類技術、工藝、成本、效率難題進行深入攻關,近三年來解決260多項大大小小的生產難題,推動了企業創新發展。 圖為工作室成員、日前獲評全國煙草行業勞動模范的蘇文藝(左二)帶領青年維修人員開展技術創新。 周婧怡 周磊攝影報道
廣東中煙廣州卷煙廠李迪愉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由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迪愉領銜,共設立卷煙、包裝和電氣3個專業小組,有卷煙、包裝、電氣、鉗工等8個實訓區域,配置了卷接設備四大典型部件等教學培訓資源。工作室由技能大師統籌安排各專業方向的技術攻關,對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進行研討、試驗、攻關,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圖為李迪愉(右一)指導工作室成員進行技術攻關。胡笳攝
安徽中煙阜陽卷煙廠陳繼富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11月,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陳繼富為領銜人。目前,工作室有核心成員14人。工作室以“樹模范、解難題、求創新、傳薪火”為宗旨,搭建人才培養、學習交流、技術攻關三大平臺,聚焦生產一線需求開展技術攻關革新工作,充分發揮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尖刀”“先鋒”作用,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室創辦了基層培訓品牌“三點鐘課堂”,圍繞企業安全生產、降本增效、技術攻關等重點工作,定期開展相關專業技術的學習培訓,通過“導師帶徒”“傳幫帶”激發員工的干事創業熱情,加速青年員工成長。圖為陳繼富勞模創新工作室組織開展技能競賽,通過“實訓+實踐”的模式培養高技能人才。劉睿琪攝
河南中煙黃金葉生產制造中心于紅麗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2014年成立,以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河南省設備檢修維修技術大工匠于紅麗為帶頭人。工作室聚焦車間生產過程中的疑難技術和重點難點問題,深化“摘牌攻關”機制,成為車間攻堅克難、創新創造的“最強大腦”,工匠集群效應明顯。圖為于紅麗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以“師傅+徒弟”的組隊方式參加技能競賽。鄭曉林 黃陽廣攝影報道
重慶中煙黔江卷煙廠王兵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領辦人王兵是工廠動力車間電氣維修高級技師,日前獲評全國煙草行業勞動模范。工作室以工程動力設備技術攻關為研究方向,下設機械設備組、電氣設備組2個小組,在保障生產、技藝革新、技術攻關、師帶徒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工作室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當地職業技術學校開展技能教學培訓活動,累計培訓1500余人次。圖為王兵(左一)帶領徒弟一起研究工程動力設備技術問題。彭玲 代曼攝影報道
四川中煙綿陽卷煙廠張寶技能大師工作室于2013年成立,2018年被認定為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019年被認定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022年被四川省總工會命名為省“十佳”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工作室領銜人張寶是四川中煙首席技師、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工作室現有成員59人,由各專業線高級技師、技師、年輕技術骨干組成。工作室圍繞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服務社會三方面開展科學技術研究、重點群眾性創新成果孵化等工作,是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的“攻關站”、推動技術創新的“孵化器”、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練兵場”。圖為張寶(左二)帶領青年員工開展創新研究工作。 雷思昀攝
江西中煙廣豐卷煙廠倪風華勞模創新工作室2015年9月由全國勞動模范、廣豐卷煙廠維修工倪風華牽頭成立,同年,上饒市總工會將其命名為首批“上饒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設研討交流、機電實操等六大功能區域,設有小型機加工、煙機設備專用工裝器具、電氣實驗平臺等,努力打造結構優、專業強的人才隊伍。廣豐卷煙廠充分發揮工作室的孵化作用,以課題創新、科研項目為引領,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技術攻關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圖為倪風華(右)指導徒弟進行技術攻關。俞輝攝
河北中煙石家莊卷煙廠張進鴻創新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2015年1月被評為省級創新工作室。工作室現有成員41名,其中河北省突出貢獻技師1名、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名、省會“十大工匠”1名。工作室集技術創新、科研攻關和技能培訓于一體,充分發揮示范、引領、輻射和帶動作用,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工作室團隊是重大技改項目的主力軍和先鋒隊,他們不畏艱難、不懼挑戰,用汗水和智慧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題,累計取得經濟效益約2100萬元。 圖為停工檢修期間,張進鴻創新工作室骨干成員積極備戰省級技能競賽。楊桓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