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時間,能有多大進步?他實現了從一名入職新人到全車間擋車效率第一的突破。
兩年時間,能有多大進步?他完成了從一名操作工到設備維修工的跨越。
那十年呢?
十年磨一劍,他已連續兩屆斬獲紅云紅河集團新疆卷煙廠設備維修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被授予集團“技術能手”稱號。
他就是新疆卷煙廠卷包車間包裝機修理工——吳國瑞。一身干凈利落的工作服顯得愈發精神、干練。“做事雷厲風行,遇事沉著冷靜”是同事們對他最直觀的印象。
吳國瑞在維修故障設備
學得真本領,就要下猛勁兒
2009年入職的吳國瑞,面對一臺臺陌生的設備,有著大多“小白”的緊張和茫然。但憑著對機械的濃厚興趣,他便很快調整好狀態,沉下心來跟著師傅開啟了職業生涯的求學之路。
一開始到機臺,師傅們不會讓新人上手。勤奮好學的他就緊跟在老師傅身后觀察怎么操作設備、怎么排除故障,事后一一記錄下來。下班回到宿舍,他會把當天學到的技術在腦海中反復“演練”,以加深記憶。吳國瑞很愛動腦筋,也很“軸”,遇到不懂的問題,他會反復查看設備的原機圖紙,再對照設備來回琢磨,憑著一股犟勁兒把問題弄個明明白白。
在他的努力下,入職兩個月便晉升為一名合格的擋車工。
吳國瑞參加工廠舉辦的鉗工技術比賽
肯吃苦、愛鉆研的他并沒有因此放慢學習的腳步。作為最年輕的主擋,吳國瑞清楚地知道,要想在主擋中脫穎而出是件難之又難的事情。但“開弓沒有回頭箭”,自己肩上沉甸甸的擔子反而更激起了他“爭強好勝”的那股沖勁兒。
“想把車擋好你得膽子要大,心要細。”曾經的老工段長楊萬成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這讓吳國瑞越發鉚足干勁,利用休息時間認真研究設備圖紙,觀察每一個零部件之間的相位關系,配合的角度關系等等,以此來“吃透”設備的運行軌跡。為了縮小和其他同事的差距,吳國瑞還有一個特殊的記錄本——在宿舍墻壁上的一張超大號白紙,每天下班回去都會把產量登記上去。“那可是他的‘硬核’筆記本啊!”曾經的室友張強打趣地說,“知不足而奮進”。對比數據不斷分析,不斷進步,使他在一年后取得車間擋車效率第一名的好成績。
2012年吳國瑞在自己的努力下順利加入設備修理團隊。
守好設備,就要“摸透”它的筋骨脈絡
齒輪的咬合,鏈條的傳送,連桿的運動……這些在旁人眼里冰冷的“鐵疙瘩”,在吳國瑞眼里,彷佛都已有了溫度,“這你得用心看,零件之間的配合情況是會‘表達’的”,吳國瑞說到。
剛干修理的時候,面對設備故障他一樣是“頭疼醫頭,腳疼治腳”,但那些反反復復無法“根除”的“頑疾”,卻是一遍遍的提醒著他要換個思路找‘出路’。
于是在有輪保機臺或月末檢修設備時,吳國瑞又怎肯放掉這種對設備深挖細看的大好時機呢?上百次的實際操練、摸索、視頻記錄等,讓吳國瑞一點一點的摸透了不同機型零部件之間的配合關系以及他們的不同屬性。
“同一個零部件在不同設備上磨損程度都是不一樣的,這你得不定時的去檢查,做記錄才能了解,不然預防性維修很可能就變成過度維修了。”與設備日復一日的磨合過程中,吳國瑞早已積攢了一本專屬于他的“心里賬”。
在一次設備巡檢時,吳國瑞察覺到有一臺設備在運行時,時不時傳出的運行聲音有些許異常,但一時間又說不準哪里不對勁。憑著一名修理人員的警覺,他繃緊了神經,索性就扎在機臺,十分鐘、二十分鐘……只見他拿著手電筒依舊在設備跟前比比劃劃。
機臺操作工高玲玲關心地說:“吳師傅,要不你去休息會吧?”但吳國瑞卻搖搖頭說:“我去洗把臉,這樣思路會更清晰。”
在他與故障的“對峙”下,問題終究是暴露出來并得到了妥善解決。就這樣,一個潛在的設備隱患被他成功扼殺在了萌芽狀態,又一次見證了他過硬的專業素養。
吳國瑞和師傅交流設備維修心得
就是憑著過硬的專業素養,吳國瑞和他的團隊繼續“穩扎穩打“,一個個實用新型項目也隨之落地生根。
經過十年維修生涯的反復歷練,而今的吳國瑞早已羽翼豐滿,成長為車間設備維修的中堅力量。
“設備有故障,我喜歡叫小吳,小伙子一準兒給你拾掇地利利索索的!”機臺48歲的周師傅忍不住夸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