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創建的新型質量管理體系又有了新突破。常德卷煙廠深入貫徹《質量強國建設綱要》,聚焦“品質立企 品牌強企”企業方針,以“圍繞品牌抓管理,深化精益上水平”為主題,全面實施質量提升三年行動。
“我們廠此次搭建的新型質量管理體系,著重圍繞全廠管理、工藝、設備以及知識技能預防四個方面進行強化,將以往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轉變為預防為主防患未然。同時聚焦過程控制,在生產過程的標準文件、關鍵控制點和關鍵參數三個方面實現了適應性和科學性的突破,將過去注重結果的管控思路轉變為注重過程。只有好的過程才有好的結果,我們要向過程要結果。” 常德卷煙廠工藝質量部的負責人介紹。
牢抓“四預防”,300多次演練實現 “防差錯”
圖為該廠開展質量防差錯演練。
在管理預防上,該廠質量管理團隊聚焦品牌特色加工工藝,首創發布了《質量防差錯管理辦法》,深化質量關鍵工序崗位風險防控能力,在完整梳理和精準識別的前提下,制定科學的防差錯措施,并明確責任崗位。該廠工藝質量技術專家自信的介紹到:“我們開展了防差錯演練300余項次,通過多場景應用及演練,建立了全流程“防差錯數據庫”,全面構建了“品牌防差錯”質量防火墻”。
在工藝預防方面,生產全流程著力夯實“職能部門-車間-班組”三級工藝管控模式,實現每個工藝質量管控環節到崗、到人精準監控。同時,強化材料質量風險與蟲害治理“預防預控”工作,優化材料上機適應性,并針對煙蟲的生命周期開展預防性治理,通過整體聯動將材料風險和蟲情風險降到最低。在精準識別質量隱患與動態風險點的前提下,做好風險控制與防范。
圍繞設備預防,該廠工藝質量管理部利用“FMEA”工具建立了卷包設備工藝性能評價模型,有效實現了工藝、設備、質量真正意義上的預防聯動。在此評價模型的運用下開展卷包設備“健康體檢”。卷包線工藝專員介紹道:“在運用工藝性能評價模型的同時,我們還優化了短板機臺攻關制度,強化機臺質量信息摸排與短板改進驗證,將整改周期縮月為周,現階段整改落實率已達到96%”。同時,制絲線同步推進雜物風險防控裝備升級,根據雜物的特點進行分類并針對性建模,極大的提高雜物的識別準確率,光選除雜設備綜合實物剔除率由65%提升到80%。
知識技能預防層面,該廠人力資源部重點開展質量教育培訓和常態化考核,建立了車間各工序應知應會轉化為實際操作技能的評價指標,切實推進教育成果轉化為實際操作技能。“全年我們開展應知應會常態化抽查28場次,抽查人數達838人次,一線員工的工藝質量管控能力在理論技能上得到了持續增強。”人力資源部負責人介紹到。
確保“三控制”, 922個監控點完善“預報警”
為了進一步實現標準化控制,常德卷煙廠立足工藝質量標準的符合性、適用性和科學性開展工藝質量類二三級文件全面梳理,通過分季度、分專題開展工藝質量職能審核檢查,充分發揮了質量管理體系的“再監督”作用。
針對關鍵點控制,該廠質量管理人員運用數據采集系統,通過對生產“大數據”進行算法分析,運用“智能點檢”等自主化程序來提升質量防控實效,實現了高效的人機交互,達到了設備點檢由人工手動向自動化、智能化轉變。“智能技術的運用讓設備點檢工作變得更加省時省力,同時可靠性也得到了明顯提升。”該廠設備技術員介紹到。
圖為卷包技術人員根據“預報警”信息排查設備故障。
聚焦參數化控制,該廠通過不斷探索建立了更加科學的制絲批次評價模型,此評價模型不僅包含產品質量指標,還將生產過程中每道工序的控制參數納入評價范圍,實現了既要過程又要結果的質量控制要求。同時,搭建了卷包關鍵工藝參數監控平臺,對卷包992個監控點實現數字化監控與報表輸出。“在數字化技術的推動下,我們完成了卷包數采“預報警”平臺建設,通過參數變化自動比對分析,在質量指標超標之前實現提前報警提示,進一步提高了異常信息的反饋和處理速度。”該廠工藝質量管理部卷包工藝專家介紹道。
在新型質量管理體系的指導下,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始終堅持“零缺陷 零失誤 零容忍”質量原則,以新時代的奮斗者之姿,更加高效運行新型質量管理體系,增強品牌競爭優勢,為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標桿卷煙工廠貢獻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