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之江河畔的浙江中煙杭州卷煙廠,深諳色彩的纖秾適度和搭配之道,將視覺與技術融合,碰撞產生不一樣的智慧“火花”!
產量“看得更清”
走進杭州卷煙廠卷包車間,門口那塊粉紅相間的“機組臺日計劃產量完成進度”看板,異常引人注目。
“雖然目前很多產量直方圖都可以看到實時產量,但當前時點是否達到標準產量并不明確,員工在機臺也不知道與目標產量還有多少差距,那還如何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呢?”復雜煙機技術創新工作室成員王琪說。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王琪帶領團隊開始技術攻關。前期,得益于工廠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入,工廠數據采集系統的部分數據實現上云。在此基礎上,團隊能夠準確、及時獲得全部機組產量數據,同時根據流逝時間為各機型構建標準產量數據,將兩組數據用圖形化同步對比展示,并通過顏色的變化直觀展現生產進度達成與否,通過PC端和手機端的互聯互通,讓員工可以“一屏”掌握。為讓數據更加直觀,團隊還引入“紅綠燈”概念,一旦效率在15分鐘內未能達到既定標準,系統會根據嚴重性程度展示“黃燈”或“紅燈”,同時“精準投放”異常提醒,確保問題得到實時關注和及時解決。
圖為值班長對照臺日計劃完成率進度圖查看各機臺實時產量
設備“盯得更準”
在車間,絲束是重要的原輔材料之一,精準掌握絲束生產過程的相關數據,準確計算出棒率,是車間“提質降本增效”的又一有力保障。
然而,絲束生產過程涉及流程長、單據多,若要得到一個機臺的出棒率情況,不僅要關注過程中的人工發料環節,還要用到系統中四到五個功能點來分別查詢,往往費時費力。面對難題,卷包車間根據成型機組的設備形態,用示意圖還原現場,并用不同色標表示不同機型,符合員工對于成型區域的直觀印象。如今,在“成型機組絲束耗用流程”系統上,顏色五彩斑斕,各種機型“涇渭分明”,濾棒產量、絲束用量、出棒比率等數據也一覽無余。輕點機號圖標,還能將一天的單據匯總查詢,大大簡化了之前的瑣碎步驟。
“如今系統上線,各個機臺的出棒率一清二楚,一旦出現異常,我們就可以剝絲抽繭,快速找到癥結點。”說起車間的“新幫手”,車間生產管理員莊雅娟豎起了大拇指。
隨著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入,浙江中煙杭州卷煙廠將繼續堅持數字賦能,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通過數字技術與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為“一流智造”現代化工廠建設賦能續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