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衛生學院開展、并發布在《美國醫學會雜志》(網絡版)上的研究顯示,吸食大麻釋放的二手大麻煙霧含有危險的細顆粒物質,其濃度高于二手煙草煙霧。
該研究由S. 凱瑟琳·哈蒙德(S. Katharine Hammond)教授負責,并與研究生Patton Khuu Nguyen一起撰寫了報告。研究對象知曉監測過程,但是整個研究過程中會完全匿名。
氣溶膠監測器會對吸食大麻之前、期間以及之后的空氣質量進行測量,持續時間長達兩個小時。下載監視器的數據后,與在類似環境中吸水煙的研究對象的數據進行比較。結果表明,大麻煙霧中產生的顆粒物是吸煙煙霧的四倍之多。
吸食大麻后15分鐘開始測試,煙霧濃度已經非常高了。
“我和Patton將吸食大麻產生的顆粒物與2020年9月野火發生后的橙色天空的空氣質量進行對比,”哈蒙德說,“吸食大麻期間客廳里的煙霧濃度為5至10倍。大學生往往認為二手煙草煙霧危險,二手大麻煙霧安全。但我們的研究表明,吸食大麻會產生濃度非常高的細顆粒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