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方本周將在巴拿馬舉行第十次會議(COP10)。該賽事原定于2023年11月舉行,但由于主辦國的內亂,被推遲到2024年2月5日至10日舉行。
一直在關注準備工作的專家預計,本周將就“煙草最后階段”展開辯論,其中包括尼古丁減少、零售商配額和代際煙草購買禁令。他們還預計會談內容和排放測試和測量,過濾器和通風,以及價格和稅收增加。
在活動籌備過程中,已經發布了一些文件,討論將廣告/贊助限制擴大到企業活動和新媒體;支持反煙草訴訟;不鼓勵工業多元化進入制藥業和其他領域。會議議程上還有一項提議,將煙草加熱產品產生的氣溶膠重新定義為煙霧——批評者稱此舉是企圖改寫基本科學原理。
此外,締約方會議代表將考慮承認煙草控制是健康權的基礎,為攻擊煙草業侵犯人權并使其承擔額外責任掃清道路。巴拿馬會議的與會者可能還將討論新產品的新證據。他們可能會推動電子煙和煙草加熱產品像可燃香煙一樣受到監管,批評人士稱這一發展沒有科學依據,會阻礙許多國家正在進行的減少煙草危害的努力。
行業官員、種植者代表和消費者團體批評了締約方會議的排他性做法,并將其視為禁酒主義議程。盡管《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第5.3條指示成員國保護政策制定不受不當的行業影響,但批評人士表示,這一條款已被用作關閉所有通信的借口。
國際煙草種植者協會主席何塞·哈維爾·阿蘭達在一份聲明中說:“《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于2003年生效,并于2005年舉行了第一次締約方會議,其最初的目的是控制煙草消費,以對抗其對健康的有害影響。”
從那以后,它的目標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該條約的漫長歷史中,煙草種植者及其在全球層面的合法代表,國際煙草種植者協會觀察到,《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所采用的方法越來越激進,其中的排斥和缺乏透明度奠定了基調。”
世界電子煙聯盟主任邁克爾·蘭德在一份聲明中說:“在第十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決策是在沒有受影響最大的消費者參與的情況下做出的,這種排斥是不可接受的。減少危害可以挽救生命,這一點必須得到承認,并納入全球煙草控制政策。
亞太減少煙草危害倡導者聯盟執行協調員Nancy Loucas說:“世衛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忽視了直接受影響者的聲音,忽視了一個基本的人權問題。”“個人試圖保護他們的親人和自己免受吸煙危害,卻無法獲得危害較小的替代品。這不僅是政策的失敗,也是同情心的失敗。”
第10屆締約方會議將在2月12日至15日舉行的《消除煙草非法貿易議定書》締約方第三次會議之后舉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