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煙草種子,是煙葉生產的一切源頭和基礎。
中國的煙草種子生產工作從五六十年代的生產隊“自選、自繁、自留、自用”的“多、雜、亂”局面,到七八十年代的各煙區自主繁種,一代代“煙種人”不懈努力著。直到近些年,玉溪中煙種子有限責任公司為煙草種業裝上了“中國芯”,實現了“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掌握了煙草種業發展主動權。
蓄積向上生長的力量
云南西雙版納,這里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全年無霜,冬季日照充足、溫度適宜,干濕季節分明,土地肥沃且無煙草種植,特別適宜煙草不育系及雜交種種子的冬繁生產。
不同于普通的四時節令,在這里,煙草種子的冬繁生產每年8月播種育苗,10月移栽,12月收集花粉,次年2月授粉,4月前完成種子采收。
在位于西雙版納的玉溪中煙種子有限責任公司西雙版納煙草種子冬繁基地內,科技人員多年來通過不斷的探索、總結,逐步建立了一套規范、科學、完善的冬繁生產技術規程。整齊劃一的田間道路、配套生產的水利設施、新型耕作機械、全球電子眼監控,一切從無到有。
如今,在西雙版納煙草種子冬繁基地,倚靠現代化設施設備和先進技術,每年可輪作種植400畝、繁種生產種植400畝,生產優質種子6000公斤,種子產量更是由以往的每畝6至8公斤畝提高到每畝13至15公斤,種子質量穩定,發芽率達95%以上。而這座基地——已建設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基礎設施條件最完備、技術水平國際一流的現代化煙草種業基地。
科技讓“種”蛻變成“芯”
讓一粒小小的種子,從破土出苗到生產加工車間再到萬千煙農的田間地頭,層層工序都鍍上科技創新的光芒,最后蛻變成“芯”,背后是科技的力量。多年來,玉溪中煙種子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知識產權核心專利114件、國家標準3項、煙草行業標準4項,科技創新的累累碩果、核心技術的強勁優勢,讓這粒小小的種子,搖身一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金種子”。
依托行業,上述科技成果,煙草種子如今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不被國外“卡脖子”的作物種子。
現如今,云南的煙草品種試驗體系不斷完善,處于中國作物品種試驗的領先地位。云煙87、云煙85、云煙97等自育品種成為當家品種,品種抗病、減害、優質、特色改良取得系列突破,抗病毒病K326、抗黑脛病紅花大金元、抗PVY云煙87等多個品種通過審定,自育品種種植比例提高到87%以上,形成了以云煙系列、K326、紅大品種市場需求為主、各地特色品種為輔的品種格局,行業掌握著全部推廣品種育種家種子和原種,大田用種自繁比例達到100%,擁有國內外優良煙草品種50余個,種子推廣面積占到全國烤煙種植面積的87%以上,占世界烤煙種植面積的40%左右。
收獲金色希望的未來
近年來,為強化科技綠色支撐,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切實發揮好先進技術的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推動產業融合,云南“煙種人”繼續向前邁進,攻堅克難,加速推進重大科研項目,源源不斷為煙草種子注入科技力量,提高煙葉質量,為推動煙葉產業現代化不斷前進貢獻應有的力量,讓煙農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這是“煙種人”的夢想。
一粒小小的種子,見過四季輪回和歲月更替,歷經艱難險阻和千山萬水,卻始終飽含深情,一脈傳承扎根在身下這片紅土,“煙種人”永遠在路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