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石鼓鎮石鼓煙站,眼前是幾輛停在驗級線前裝著待售煙葉的車輛,交煙代表、收購人員正在忙碌,一副安靜和諧、井然有序的收購畫面盡收眼底。
這樣的畫面正是玉龍縣煙草公司創新交售模式,全面推行“集中運輸、代表交煙”交售制度以來,煙農足不出戶輕輕松松交煙的場景。該舉措不僅實現了煙農減工降本、提質增效,還提高了煙葉交售純度,保障了煙葉收購質量。
難忘,交售之痛
“在實行‘集中運輸、代表交煙’以前,煙農交煙就一個字——難!煙農難、煙站難、政府也難。”玉龍縣煙草公司煙葉生產經營股的員工董明金回憶。
曾經,煙農交煙普遍存在耗時耗工耗錢幾大難題。
一是運輸不便,交煙不便,耗時長。煙農將初分好的煙葉裝袋后,通過人背、馬馱、摩托車、拖拉機、小貨車等方式運輸到煙站,運輸時間根據不同的運輸方式和距離遠近不等,少則半小時一小時,多則兩三個小時,如遇到下雨或道路受損等情況,將耗費更多時間。到達煙站以后,較多的是擁擠、嘈雜、喧鬧的交煙場面,人多、車多、矛盾多,裝煙車輛從煙站一直排到站外幾里,還時常遇到當天收不完,煙農需要在鄉里過夜的情況。
二是人工及經濟投入大。平均每個煙農從家里裝好煙再運輸到煙站直至交售完,基本要耗費一天的時間,按照每個工100元/天的費用算,再加上運輸費、飯錢等,每個煙農每交一次煙平均需要費用150元左右。按照每個煙農在收購季節要交煙6-8次算,每個煙農在收購季節完成運輸交售工作大概需要投入900-1200元左右。
“以前交煙,不僅僅是煙農難,我們煙站和政府也難。每到收煙季節,煙站都要協調政府,組織相關部門成立協調組,圍繞收購工作轉,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精力在解決糾紛、協調工作上?!笔臒熣菊鹃L張文先說。
創新,尋求辦法
為了將煙農從勞動用工多、費時多的交煙環節解放出來,也為了改善煙站交煙環境,2008年還在執行入戶預檢模式時期,玉龍縣煙區就已經在試點煙站開始探索“集中運輸、代表交煙”交煙模式。以村組為單位由統一的車輛將煙農的煙運輸至煙站,并由煙農選出的“交煙代表”代煙農交售煙葉。直至2010年,“集中運輸、代表交煙”模式初具雛形,并在全縣全面鋪開運行,取得了良好反響。后來,全縣開展專業化分級散葉收購,“集中運輸、代表交煙”模式走向了更加規范更加便捷之路,并在麗江全市推廣運行。
當前全市實行的“集中運輸、代表交煙”是現有散葉收購模式中的一部分。按照“集中分級、約時收購”煙葉分級模式,煙農按分級點約定分級時間、數量,將煙葉運送到分級點,由專業分級隊集中統一實施分級,經分級達到交售要求的煙葉,集中運輸到煙站進行交售。具體到“集中運輸、代表交煙”則是按照“成立交煙運輸專業隊→交煙信息統計→定點集中運輸→代表批量交售”的工作流程進行約時定量交售。
“起初探索開展集中運輸、代表交煙的時候,煙農不信任交煙代表和煙站,偷偷跟著來看。現在,這項制度受到煙農們的歡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做好了集中專業化分級工作。煙葉的級別,經過專業化分級隊的分級,煙農清楚、交煙代表也清楚,最后交下來跟煙農的預期出入不大,慢慢就開始接受了,煙農對煙站的信任度也提高了?!闭f起當前的交售模式,張文先不禁豎起大拇指。
運行,廣泛受益
實施“集中運輸、代表交煙”制度,最大限度地釋放了煙農投入煙葉交售過程的時間與精力,實現了減工降本,提質增效,并讓受益者從煙農延伸到了煙站、政府、工業企業等,實現了煙葉交售組織方式的成功轉型升級,實現了讓煙農輕輕松松、足不出戶把煙賣,是玉龍縣煙草公司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集中體現。
“高興啊!不用自己去找車,不用自己到煙站就能把煙賣了!整個交煙季節,我們不用出人工、運輸、飯錢等成本,節省了好多錢呢!現在我們在家就能輕輕松松拿到煙葉豐收的收入啦!” 玉龍縣石鼓鎮格子村委會的煙農和紅張說起 “集中運輸、代表交煙”制度夸贊連連。
“實行集中運輸、代表交煙后,煙農有更多的時間開展成熟采收、科學烘烤和煙葉初分等工作,煙葉的純度更高了,工業滿意度也不斷提高,更有利于打響麗江煙葉品牌,使麗江煙葉生產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玉龍縣煙草公司經理蔣朝臣說。
“實行集中運輸、代表交煙制度,減少了閑雜人員的介入,煙販、煙霸無法混入,從源頭上減少了產生矛盾和糾紛的隱患,控制了煙販、煙霸的販煙渠道,徹底改變了以往千家萬戶零星交售的復雜狀況,徹底解決了收購點臟、亂、差的問題。”石鼓煙站站長張文先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