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新零售搶實體經濟生意,這幾年疫情波及,讓實體經濟愈發難做,身邊做生意的不然感概到:這幾年下來能活著,就是好。
剛獲悉,重慶重客隆超市因轉型需要,定于2021年8月10日停業閉店,屆時重客隆超市提貨卡將全面停發。該超市官方發聲,目前超市門店共有43家,主要分布于重慶主城及部分區縣。據了解,有近20家門店由重百新世紀、合一佳、御豐蔬菜等商家接手繼續經營,剩余的門店將全部清場閉店。
要知道重慶重客隆超市可是一方霸主,鼎盛時期門店超140多家……
01、門店持續虧損,附近居民惋惜之余表示意料之中
據媒體走訪發現,重客隆超市寶圣大道門店和黃山大道店很多商品都沒有了,不少貨架上的貨物都已清空,余貨不多,在現場購物的顧客寥寥無幾。
重客隆超市黃山大道店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等余貨處理完畢后,超市就會關門”。不少市民雖然對重客隆超市閉店比較惋惜,但感覺也在意料之中。
一位正在選購產品的大媽透露,現在超市太多了,重客隆與這些超市相比,這么多年來無論環境,還是商品、服務等方面,都沒有什么改變,競爭優勢不大。業內人士表示,如今實體超市店競爭十分激烈,如果經營真的難以維系,關店或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對于關店原因,重客隆超市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因公司市場競爭力弱、數年來經營持續虧損、債務負擔沉重,遂決定關閉所有零售經營網點,對公司進行調整轉型。“關閉重客隆超市網點雖是無奈之舉,但就目前公司狀況,這是對股東負責、供應商負責、員工負責的最好路徑。”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已成立工作組,依法依規做好商品清退、場地轉租、人員安置等事務,全力保障廣大消費者和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
02、昔日輝煌的重客隆
據資料顯示,重慶重客隆超市連鎖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5日,注冊資本1852.4895萬元人民幣,股東由一名法人股東重慶重客隆商貿有限公司,以及楊渝梅、黃旭、王余余、劉新武等40名自然人股東構成。
重客隆前期發展還是相當順利的,2009年1月,注冊資本變更為1.36億元。2013年,重客隆發展至頂峰,門店達到142家,門店營業面積為19.7萬平方米,營業收入為16.65億元,凈利潤為804萬元,而顯示當年的門店的租賃費用為6854.84萬元。
此后,重客隆開始走下坡路,2014年,2015年門店數量分別為120家、101家,門店營業面積分別為18.5萬平方米、16.98萬平方米兩年關閉了41家,平均每年關店20家,營業收入分別為17.02億元和13.8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00萬元、-3759.91萬元,凈利潤由正轉負。而門店的租賃費用分別為7062.28萬元、7433.35萬元,門店越少,經營面積越小,租賃費卻逆勢上揚。
據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末,重客隆商貿資產總額為4.80億元,負債總額為5.50億元,所有者權益總額為-6963.03萬元,2018年度營業收入為27.26億元,凈利潤為-3958.66萬元。
2020年,重客隆營業收入2.48億元,而與6.1億元的年度銷售目標相差甚遠。在多數門店處于虧損狀態的情況下,沉重的債務負擔也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顆稻草,全部關停也屬意料之中之事。
據悉,重客隆超市的盈利主要為取得進銷貨品的差價,主要經營商品類別包括食品類、百貨類、生鮮產品類、家電及服裝類,其中食品、生鮮與百貨類商品為主要收入來源。2016年1-3月,食品、百貨、生鮮、家電及服裝、其他占重客隆超市收入的比例為45.14%、19.12%、24.14%、0.31%、11.29%。?
03、傳統商超節節敗退,真的是電商、新物種的鍋嗎?
每每看到傳統超市關門,很多人把責任歸結于電商、新物種出現的沖擊造成的,但這并不是,這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是因為消費者需求發生了變化。“大超市剛興起時,中國老百姓有了不同的購物體驗,那里能買到質高價低的商品,而且環境好、品類全,有的還能吃飯。可是,中國的商品經濟發展到現在,消費者的需求和口味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在再去超市看,賣的依然是幾年前的那些產品,商業形態一直沒有大的改變。”
當然現代連鎖便利店這兩年強勢布局社區,也搶走了傳統大超市的一部分客流。
實際上,在電商、房租、消費者習慣改變的多重作用下,傳統超市大洗牌的危機又一次被推到臺前。面對大形勢上的寒潮,各大超市也是絞盡腦汁求生存,主動斷臂減負自救、裝修升級店面、提高服務質量、開發自有品牌、加入互聯網……對于超市目前的行業形勢,優勝劣汰的正常情況。只要用心經營,提高商品質量和服務,應該會挺過寒冬,迎接春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