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1月16日,美國零售業聯盟展(NRF 2022)在紐約開幕,全球零售、科技等相關行業廠商齊聚展會現場,針對當下零售市場的現狀與趨勢進行一系列的觀點分享及熱點話題討論;同時各也為行業帶來最前沿的零售、科技產品和方案。在活動期間,NRF官方和百思買也就零售未來趨勢進行了分析討論,并分享了2022年全球零售趨勢。
全球零售業未來12個月的八大看點
美國及世界的零售業被各種問題所困擾,從供應鏈混亂到對疫情的焦慮,再到非可替代幣(non-fungible tokens)市值頻繁波動,美國的通貨膨脹雖然并未對假日消費產生影響,但是在瞬息萬變的社會背景下,零售商對一些宏觀經濟現象仍然保持警惕的狀態。這些問題中排在首位的是勞動力短缺:商店、倉庫和餐館的人員配備面臨著相當大的挑戰,而因此產生的連鎖反應更是相當復雜。商店里的員工越來越少,導致結賬隊伍越來越長,對顧客的服務也越來越少。在上游,勞動力短缺正影響著供應鏈,滿載零售商品的船只被困在港口。即使集裝箱船只順利進入港口,也沒有足夠確保供應鏈運轉的碼頭工人和貨車司機。碼頭工人和海運碼頭的勞工談判,也將引發新的圍繞勞動合同的擔憂。
盡管如此,零售行業的彈性在過去兩年里得到了充分展示,而且目前沒有任何減弱的跡象。全球零售商廣泛借助科技的力量,使非接觸式購物及支付模式從萌芽階段發展到了實質性階段。在電商熱潮的沖擊下,以往不被看好的實體零售在2022年展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根據Forrester最新的研究預測,在2024年,美國72%的零售銷售仍將來自于實體店。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目前也正在投資一個包含90家實體門店的運營計劃。
讓我們聚焦未來12個月,并行業在短期內的發展方向做出一些有根據的猜測。
1.消費者回到實體店是為了獲得更綜合的體驗。吸引人的技術,包括虛擬現實和店內應用程序,只是重塑購物體驗的一部分。
面對電商,實體店會有競爭優勢嗎?零售商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們正在投入巨資來引發消費者的興趣,為消費者提供更順暢和更完整的體驗。
Dick 's House of Sport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家店設置了一面攀巖墻、一個棒球練習場和一個室內高爾夫果嶺。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購物者甚至可以前往與商店相連的2.5萬平方英尺的場地,適用新入手的運動裝備。
▲Dick 's House of Sport體育之家
2022年,一些在線上崛起的新型品牌將開設實體店,其中包括家居用品銷售商Wayfair:公司高管宣布了明年在馬薩諸塞州新開三家實體店的計劃。其他老牌零售品牌也正在卷土重來:玩具反斗城(Toys“R”Us)在“美國夢”(American Dream)商場推出了新的旗艦店,并與梅西百貨(Macy 's)合作,在梅西百貨的門店內開設400家玩具店。甚至連一些固守原則的品牌也開始向外拓展:到2025財年末,Dollar General將擁有約1000家Popshelf門店。
預計在今年,實體店會變得更加環保。研究表明,在充滿綠色和戶外氛圍的零售環境中,購物者會比在非綠色環境中多花25%的錢購買商品。難怪RH、蘋果和亞馬遜等零售商在設計門店和辦公室時,都融入了親生物(biophilic)元素。
2.在線配送將繼續占據零售主導,但隨著零售商尋求建立自己的配送系統,快速配送服務可能會失去一些增長勢頭。
據超市專家的預測,在線銷售將在五年內占據雜貨市場的20%以上的份額。家庭食品支出也將增加。
預計超市經營者將繼續密切關注消費者不斷變化的口味和飲食需求。在餐館數量減少的大環境下,如果超市可以涉足熟食行業,他們將擁有更大的體量。在重建顧客忠誠度的過程中,零售商將繼續投資微型配送中心,拉近他們與顧客的距離,至少能從第三方配送公司手中收回一部分送貨上門服務。
在這場關乎速度和忠誠度的高風險游戲中,超市需要迅速采用“即掃即走(scan-and-go)”的解決方案和無障礙支付技術。亞馬遜的“Just Walk Out”提供了一種改變游戲規則的購物體驗:一旦消費者跳出了結賬的隊伍,他們就再也不想站回來了。
3.市場營銷人員正冷靜地打出創意牌,使出渾身解數,建立與消費者的連接。
零售商所擁有大量的客戶數據對廣告商來說非常有價值。廣告公司會尋找消費品公司、品牌和零售商,增加他們在零售媒體上的投資,也就是公司在多個平臺(包括網站、應用程序和其他數字平臺)上的廣告投放。InsiderIntelligence.com預測,到2022年,美國數字零售媒體廣告將達到413.7億美元,比去年增長近100億美元。
這個過程中的難點是“充足與過量”的消費者界限。電子郵件(在美國)仍然是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但短信促銷在過去一年中也被大范圍的使用。盡管如此,消費者是否買賬這種短信促銷的形式還不得而知。零售商在2022年將繼續推動營銷創新的極限——即使創新的形式是重新設計一些在五年前被認為過時的東西(如目錄銷售和QR碼)。
4.直播雖然風頭正熱,但在一個沒有人會一天18個小時盯著手機的世界里,直播難以保持現在的熱度。
直播是一種通過實時互動流視頻進行產品銷售的藝術,幾年前在中國興起,現在已經傳遍全球。過去一年,零售商和品牌紛紛開始在社交平臺上開播直播帶貨。事實證明,這種方式非常收到年輕消費者的認可,而千禧一代和嬰兒潮一代不太可能有時間和耐心等待拖沓的演示。
麥肯錫報告稱,從2017年到2020年,中國電商市場的價值以超過280%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0年估計達到1710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銷售額將達到4230億美元。eMarketer的數據顯示,到2023年,電商在美國的年銷售額預計將超過500億美元。
尚待觀察的是,那些涉足直播的公司將如何在現有經驗上改進并提升營銷方式。圍繞直播創造一個真正的“事件”,而不是猜測未來會發生什么,是不是更好?我們知道,消費者喜歡電子商務,而quate等品牌擁有20多年的“故事銷售”經驗,這些新晉的電商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吸引今天的消費者。
5.元宇宙和Web3在2021年成為流行詞匯,它們能否在2022年持續吸引關注,取決于少數真正理解這些概念含義的人,仍不能肯定在未來12個月里這兩個概念會徹底改變零售業。
你絕對不是唯一仍然想知道元宇宙到底是什么的人。《今日美國》將其定義為多種技術元素的組合,包括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視頻,從而實現用戶“生活”在數字世界中。
Meta公司的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微軟都是元宇宙愿景的支持者,他們預見到用戶通過音樂會、會議和虛擬旅行等各種方式與朋友工作、社交和保持聯系。
Meta的扎克伯格設想了一個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數字化身可以通過虛擬現實眼鏡來工作、旅行和娛樂。微軟的技術專家已經在使用全息圖,現在正在利用微軟的Mesh平臺開發混合和擴展的現實應用程序,該平臺將現實世界與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結合起來。
仍然覺得困惑嗎?大多數零售業決策者也是如此。
Web3被稱為21世紀最具影響力技術的集合,為人類提供一個“更公平和以人為中心的未來”。全球網絡、數字貨幣、可擁有的創造力和無開發者的應用程序,似乎都是可以為零售商所用的。但這現實嗎?我們拭目以待。
6.2022年,對非可替代幣仍將抱持謹慎態度,各品牌對其褒貶不一。
非可替代幣(NFT)的出現是為了記錄一件特定的數字藝術品或紀念品的“所有權”。每個NFT代幣都是獨一無二的,其巨大的吸引力已被業內所認可。音樂家和藝術家等支持者認為,擁有數字藝術的能力將使他們能夠利用自己的才能創作更多的作品,而持懷疑態度的人則認為,在非可替代幣出現之前,通過知識產權保護,這一點已經可以被實現。
事實是不容置疑的:根據區塊鏈分析公司DappRadar的數據,非可替代幣技術的受歡迎程度迅速上升,數字投資的全球市場價值達到230億美元。但Forrester在10月份的報告顯示,45%的美國成年網絡使用者人從未聽說過NFT,這表明這種勢頭正處于起點。
盡管如此,一些大品牌還是跟不上潮流。據DappRadar的數據,在去年12月,耐克、阿迪達斯和百事可樂的非可替代幣交易總額超過2.2億美元。去年12月,《蜘蛛俠:無路可歸》(Spider-Man: No Way Home)上映的同時,AMC影院也推出了8.6萬部限量版NFT。
因為NFT本質上與區塊鏈有關,所以偏見普遍存在。盡管傳統投資者仍持謹慎態度,但年輕人和有創造力的人將NFT融資工具視為他們的致富機會。
7.消費者對2022年零售商的期望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人們的期望高得離譜,而寬容之心卻少的可憐。
“接近你的朋友,更要接近你的敵人”是零售商面臨的現狀。消費者希望他們的購物體驗是無縫的:他們希望零售商在喜好和情緒等各個層面上都了解他們。
透明度仍然是關鍵。消費者非常關心企業是如何做生意的——如果你的價值觀與他們的不一致,這可能會破壞關系。你是否致力于多元化、公平和包容? 你是在支持有色人種就業?有沒有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
消費者正在購買那些與自己的品牌氣質相當的品牌。零售的重點一直以來都是理解顧客,但現在這一點已經是勢在必行了。我們一直在說,消費者擁有一切力量。今天的消費者對數字技術很精通,并且樂于探索社交渠道上無窮無盡的新產品。
8.就像水晶球一樣,更多不確定性正在旋轉。
為2022年更多的網絡攻擊做好準備。2021年,每39秒就會發生一次網絡攻擊。勒索軟件暴增,知名的基礎設施遭到攻擊。這種勢頭目前還沒有減弱的跡象。
勞動力短缺并沒有消失。對于零售商和餐館來說,這個問題似乎更為嚴重,因為它們幾十年來一直面臨著高流動率。期待企業變得更有創意——提供簽約獎金、更高的工資、更高的教育程度和更大的工作時間靈活性等福利。預計對機器人和其他技術的投資將會增加。
數字化轉型的采購和供應鏈仍然是成熟的,并有潛力在簡化業務流程上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力。近岸外包將變得更加搶手,按需外包也將獲得吸引力。最大的未知因素是:消費者能忍受更高的價格和對熱銷產品更長的等待時間嗎?
而試圖繞開電子商務的電商,最終將會損害用戶的購物體驗。
百思買CEO分享五大零售趨勢
在本屆NRF大會上,百思買CEO ?Corie Barry 也分享了百思買如何度過過去兩年,以及在此期間如何保持電子產品零售領域的領先地位。
▲百思買CEO?Corie Barry在NRF 2022與NRF總裁兼CEO?Matthew Shay交流
眾所周知,電子產品是最具競爭力和更新迭代最快的零售品類,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對于百思買這樣重度依賴員工和顧客互動的零售商。“從一開始,我們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就是要保護員工和顧客的健康,”Barry說道,“我們不斷學習并且付出行動,盡可能地為團隊完善基礎設施,以滿足不斷更新的安全準則,對我們來說,自始至終,我們都希望員工和消費者對自己的生活滿意。”
NRF總裁兼CEO Matthew Shay與Barry交流時指出,“疫情的頻頻變異在美國表現的很嚴重,這會非常影響客戶和員工的體驗。”
對此,Barry表示,“至少在目前看來,有五種趨勢是真正的在影響著我們。首先是安全問題,如今消費者都很注重個人健康問題,所以我們首先要優先考慮安全體驗。第二個是便利程度,便利是由顧客決定,而非零售商定義,目前百思買銷售訂單的40%都是顧客從線上下單、門店提貨,這其中也包括免費的次日送達服務。第三個是數字化體驗,現在技術門檻非常低,人們輕松享受技術所帶來的一切便利,同時也抱有非常高的體驗期待,這也是我們所要努力的方向。第四個趨勢是員工更加有自主權,當員工向雇主提問,‘我日后的職業發展是什么’,作為雇主企業,必須要向員工提供足夠多的可能性,以保證留住優秀的員工。第五個趨勢是數據價值,當零售商擁有了大量顧客消費的數據,我們要如何利用這些豐富的數據來優化和改善消費體驗,同時優化并個性化我們的工作方式,這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點。”
Shay補充道,“就在幾年前,人們對于百思買還持消極態度,認為其很快就會失去競爭力,淹沒在海量電商折扣中,但是,百思買不僅活了下來,還成為了行業的領導者,對于這一點,百思買是怎么做到的?”
Barry回答道,“這一切的關鍵都在于百思買與消費者的關系,我們分兩個層面來為消費者提供幫助,一個是,我們讓消費者知道技術可以改善生活,另一方面是,教消費者更好地協同利用技術去改善生活。這是一項正在進行且會一直持續的工作。”當Shay問到百思買日后的計劃時,Barry說道,“與其制定一個完美的計劃,不如讓公司和員工一直專注于當下,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做好準備應對未來,因為未來變化很快且不可預測。”
除了權威的趨勢分析之外,本屆NRF展會還充滿了科技亮點,作為全球領先的零售門店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漢朔自研發的首款太陽能電子價簽Nebular Lux在本屆NRF正式亮相。
太陽能新產品的問世,不僅為全球用戶提供了更清潔多元、低碳環保的產品選擇,也進一步響應全球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目標,引領數字零售產業可再生清潔能源的技術革新。漢朔董事長兼CEO侯世國表示:“Nebular Lux太陽能電子價簽的推出是漢朔在可持續發展、新能源領域上開拓性的嘗試,也是為我們尋找更優質的數字零售可持續解決方案的開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