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兩江分三鎮,名貫九州。黃鶴樓的存在,文人墨客的加持,讓這座城市極具詩意。
就在離黃鶴樓不遠處,有一位癡迷詩詞的零售客戶,他就是武漢市武昌區豐順煙酒店店主李習斌。
若不是出于變故,李習斌應該還在老家湖北省京山市過著安穩的生活。1998年,李習斌和妻子把孩子留給老人照看,離開家鄉到武漢闖蕩。
“妻子之前在老家開過副食店,我們便在武漢也租了店面,開始做生意。”近日,李習斌回憶道,剛開始條件非常艱苦,為了節省開支,他和妻子白天做生意,晚上就勉強在店里休息。
憑著吃苦耐勞、誠信經營,李習斌的生意漸漸走上了正軌。他們在武漢買了房,把孩子也接了過來,一家人在武漢扎下了根。
生意平穩、生活平順,店里生意不忙的時候,李習斌就會讀一讀《唐詩三百首》,遇到不懂的詩句,他就在電腦上查找資料,力求讀通讀懂。
“讀著讀著,我覺得詩詞蠻有意思,蘊含著思想感情,就像寫日記一樣,能夠記錄表達所思所想。”李習斌說,后來,他躍躍欲試,總想著寫寫詩詞。
2019年清明節,李習斌回老家祭祖后順便參觀了老同學改造的新居,頗有感觸。回武漢后,李習斌連夜完成了第一首詩《訪故友新居》的創作。
此后,名勝古跡、顧客閑談、時事新聞等都成了李習斌創作的素材;閑暇時,便是他的創作時間;條煙外包裝、記賬本、廢紙,都成了他創作的紙張……很多時候,創作不是一氣呵成的,寫出這一句后,有時想不出合適的對句,為了寫出下句,李習斌便經常向在詩詞研究方面頗有建樹的老師求教。
截至目前,最讓李習斌得意的是他創作的《黃鶴樓》:“悠悠千載黃鶴樓,詩篇勝景競自由。郁郁蔥蔥龜蛇靜,莽莽蒼蒼大江流……一樓一橋名四海,七律八句話千秋。風風雨雨仰天歌,暮暮朝朝守江舟。”這首詩之所以最合李習斌的心意,是因為“一樓一橋名四海,七律八句絕千秋”這句是他的得意之筆。
為了創作《黃鶴樓》一詩,李習斌又翻開了他放在店鋪里的《唐詩三百首》,看到了崔顥《黃鶴樓》里的詩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這首七言律詩千古流傳,李習斌便寫下了“七律八句話千秋”。后來,李習斌把這首《黃鶴樓》制成了牌匾,擺放在店鋪的顯眼位置。
“詩詞不僅豐富了我的生活,也讓我交到不少朋友,增加了店鋪人氣。” 李習斌說,如今,他體會到了創作的樂趣,在寫作方面也更加自信。
朋友喬遷新居,他會寫長詩祝賀;同行經營有方,他會為其送去賀詩;客戶經理調離其他片區,他也會寫詩送別……
目前,李習斌已創作詩詞50多首,一些作品相繼在網絡和刊物上發表,這讓他頗有成就感。
寒來暑往、花開花落。黃鶴樓下,20平方米的小店里,李習斌守著他的生意,也守著他的詩意生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