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初,本以為爆發了兩年的疫情會平息下來,接下來可以安心的經營打理零售店的生意了,但是,事與愿違,病毒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
進入2022年后,疫情在全國范圍內,仍然是此伏彼起,從而導致一些零售店經營不景氣,被迫關店或把店鋪租賃出去。但是,在疫情常態化的趨勢下,每天都有關門停業的,同時每天也有放鞭炮新開業的零售店鋪出現。因為盡管疫情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經營,但是人們的生活仍然離不開糧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的必需品。特別是隨著新的一片片樓房的建成,新的生活小區出現后,一些食雜零售店、早餐店等也如雨后春筍般的開門營業了。
民以食為天,圍繞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開店似乎是不錯的選項,但同類型店鋪過于扎堆是否可取?
近日,筆者經過所在縣城的一條并不繁華的街面,發現在小區同一條街上有三家食品零售店,其中有兩家是門挨門。三家店最遠的兩家間距只有十五米(見圖),走進店里發現三家零售店經營項目都是煙酒、食雜等商品。
我看到這種情景就同店主聊了幾句,得知這幾家店都是在住宅小區交付使用后開業經營的。因為附近沒有大超市,考慮到開個食雜店投入少,又在小區附近,面對馬路,人來人往,生意一定火,三家店主都是這么想的。但是沒有想到,店鋪開始營業后,三家店都是食雜店,本以為報團取暖有利于經營的,沒想到抱團不但沒有讓生意火起來反而很是冷清。
如此看來,零售店在選擇自己經營項目的時候,首先一定要做好市場調查,要了解哪些行業適合扎堆經營,哪些項目不適合扎堆經營,從而避開選址、選項的誤區。筆者以開店20多年的經驗認為,大多數零售店扎堆經營是不可取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客流量被分散。因為三家食雜店經營的品種項目相同,每個店鋪沒有自己的特色商品,就不可能鶴立雞群般吸引顧客,相對顧客而言,順便走進哪家店都可以購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這樣,每當有一名顧客要進店購買商品時,三家店都只有三分之一的可能賣出商品,如果是一家店在此經營,那就必然是顧客的惟一選項了。
二、發揮不了優勢。我看到的這三家扎堆經營的食雜店,經營面積都只有40平方左右,雖然都是開發商還原來住房拆遷面積的商品房,不用考慮房租費用,且每一家都辦了卷煙零售經營許可證,每一家由此都有了重點盈利項目,但由于是扎堆經營,這一優勢就難以發揮,因為路過的顧客到哪家店里都可以買到需要的香煙。
三、報團取暖反冷清。報團取暖本意是同行之間可以互助互補、積聚力量的作用,也是克服過去“同行是冤家”的不和諧的經商理念的新型經商理念。當顧客所購商品缺貨時,可以推薦到其他店里,但此種扎堆經營,自己本身就客流量少,又怎么會把顧客介紹到別的店去呢?
綜上所述,我們提醒要從事零售經營的店主,在選擇經營項目的時候,一定要避開本行業扎推經營的現象,正確的把握報團取暖的經營理念,努力提升自己的經營格局,打造讓顧客耳目一新的零售店鋪,在疫情常態化的態勢下,在疫情結束后謀求零售經營獲取更好的經營收入的新途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