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來兩碗米線、三兩牛肉……”下午2點多,盡管是一天中相對休閑的時段,在云南省紅河州彌勒市彌陽街道小塘村,李虎和妻子普瓊芝的牛肉館依然來客不斷。
36歲的李虎是紅河州瀘西縣舞街鋪鎮林樹村人,去年年初,他陪普瓊芝回小塘村的娘家時,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個商機:偌大村子,竟然沒有牛肉館。
李虎與妻子普瓊芝開的牛肉館。李艷/攝
小塘村屬山區村寨,氣候冷涼,當地愛吃牛肉驅寒的村民不少,然而因為村里沒有牛肉店,大伙兒饞牛肉時,只能驅車到離家二十多公里的彌勒市區一飽口福,來回一趟要開銷不少錢。
此前,因為經濟條件一般,村民逢年過節才舍得吃頓牛肉。近年來,包括煙草部門在內的多個部門加大對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出資1000余萬元在小塘村修建了機耕路1條、水池4件、水窖292件等666件基礎設施項目,村民得到不少實惠,收入也逐年增加,口袋余錢也多了,吃頓牛肉早已不是什么難事。
瞅準機會,說干就干。去年2月,李虎在小塘村租了一間鋪面,將此前種烤煙攢下的8萬多元投入到店面的裝修及廚具的購置上。為保證牛肉口味的正宗,從來沒有下過廚的李虎特意到彌勒市區的一個牛肉館學了4個月。充分準備下,同年10月,牛肉館正式開業。
開業之初,由于牛肉館還沒有什么名氣,生意基本只能靠附近的村民,每天的客流量也僅有50人左右,這讓李虎很是發愁。
為打開市場,李虎將目光瞄準了快遞代收這一項目,經過多次與彌勒市多家快遞公司商談,將周邊村子的快遞代收業務拿到了手,并在牛肉館開起了快遞代收點,通過代收快遞這一業務,不僅擴大了牛肉館的知名度,同時也為家庭增加了一筆額外收入。
李虎還免費為村民提供信息服務,尤其針對一部分老年人主動幫助他們了解城里相關資訊、對比物品價格等,得到了村民好評。
“今年生意不錯,周邊村子的村民和瀘西的老鄉都會特意過來吃,尤其烤煙收購季節,客流量更是翻倍。”李虎笑著說,牛肉店生意好的原因除了收費公道,再一個就是食材地道,鄉親們吃著放心,“現在一個月除去人工成本以及其他花銷,能掙1萬元左右。”
“眼下鄉村發展越來越好,我們算是趕上好時候了,只要勤勞努力,日子會越來越好。”李虎說,接下來,他和妻子還打算在小塘村開一個自助燒烤店,讓鄉親們在村里就能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