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正在迎來新一輪推動力。宏觀政策導向、行業自身趨勢以及頭部企業押注,是相互作用的三重因素。風向對實體零售商超變得更為有利。
明確信號有兩點:
一是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這是一個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已經落定錨點,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的關鍵方向。其影響力,會直接促進金融、制造業、數字經濟等相關方面利好向實體店傾斜。
尤其是對于民營企業占比較大的零售行業來說,相關行業政策傾斜帶來的助力更為明顯。
例如中國農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谷澍在二十大期間對媒體表示,“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農行把金融服務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準確把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態勢和讓利實體經濟的政策要求,統籌信貸總量、結構和節奏,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實體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二是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在“2022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明確表示押注實體經濟。其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阿里的成長受益于時代機遇和中國大市場,阿里巴巴會始終扎根實體經濟,利用好數字技術幫助中小企業,推動產業變革加速到來。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徐雷則表示,“作為新型實體企業,京東充分發揮‘以實助實’效能,依托‘鏈網融合’新型基礎設施,聚焦全面融入和更好服務新發展格局,重點在供應鏈、技術服務、社會責任三個方面用功發力。”
兩家企業同時表態,在一定程度上可看做“承上啟下”。
“承上”是指其動作已經是宏觀政策導向之下的連鎖反應。阿里、京東早期屬于傳統互聯網企業,經歷過線上經濟增長迅猛、擠占實體消費份額;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發展兩個重要階段。現階段兩家企業表示將扎根實體,意味著這將是接下來3-5年,企業發展的主旋律。
“啟下”則是說,阿里、京東作為頭部企業,一系列布局也會影響相關行業發展。例如在京東零售布局中,依托于即時零售模式,聯合線下零售商超等各類實體店,便是一大發力方向。
筆者認為,實體經濟向好屬于既定趨勢。零售企業作為重要參與者,正處于舊模式與新模式更迭、新勢力取代舊勢力、以及行業格局重構的重要階段。把握方向,即有機會在抓住新一輪增長紅利。
其中值得關注的機會點有三處,也是接下來行業洗牌更為明顯的范疇。
首先是從整個流通產業鏈來看,產業鏈上游的機會點進一步凸顯。零售企業需要向上游走,抓住窗口期縱深發展。
這一變化具有衍生意義。一方面是指,傳統的商品經銷模式已經難以產生差異化競爭力。單純由門店網店密度貢獻的渠道力,正在被削弱。尤其是在渠道分化趨勢進一步發展下,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沒有差異化商品資源,同一地區內門店規模不同的企業差異實際不大。零售企業僅僅擴大門店規模,很有可能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另一方面,布局農產品等源頭經濟,符合國家相關政策導向,在相關產業扶持方面會為牽頭企業帶來資源傾斜、現金補貼等一定利好。長期布局之后,布局農業源頭帶來的農產品產業化、品牌化變革,也會為企業帶來實際收益。目前已有阿里、京東、拼多多、永輝、百果園等等頭部企業布局。
尤其是隨著政策導向明確、倉儲物流、相關技術、大數據等新舊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零售企業此時向上游產業鏈發力,借力點更多,且整體難度略有降低。只是在此過程中,零售企業的競爭維度更為多樣,其中戰略定位、內部機制、以及體量資源,均會成為重要變量。
其次,從零售市場來看,消費分級明顯。其中既包含整體零售消費市場中,高端賣場與民生消費之間的分級;也包含同一零售賣場中,同一品類不同商品及客單價分級。
機會點在于,為商品、服務支付溢價,逐漸被一些中高端客群接受。山姆會員店、Costco等品牌影響力提升、在當前背景下提速擴店也是得益于此。但需要指出的是,這實際上是一個門檻極高的市場,貿然入局會員店等中高端業態,有可能會陷入一地雞毛。
同時,下沉市場值得零售企業關注。這也是區域中小零售企業發揮近場優勢,挖掘新市場的可為空間。
舉例來說,去年商務部提出“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消費”,今年推動供銷社建設,均屬于該范疇。國家要建立縣、鄉、村三級商業體系的落地性也更為明確。
“一些區域民營零售企業已經收到當地供銷社的邀請,對方提出合資經營,這個信號非常強烈。所以我認為,供銷社復興總體是利好實體零售企業的,特別是立足縣域市場的區域零售企業。國家的政策復制和資金補貼可以借助供銷社系統輸入到零售企業。零售企業擁有經營能力,供銷社擁有資源、政策和財政補貼,二者正好可以結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表示。
最后,接納新技術、利用新技術,是實體零售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其必要性相當于電氣時代取代蒸汽時代的更迭。零售企業操盤者需要意識到這一變化的緊迫性,同時在企業內部推動落地。
舉例來說,利用數字化技術優化企業流程,將科技手段與業務人員經驗能力相結合,是提升企業效率的重要舉措。永輝實施“科技永輝”戰略,提出三個“30%提升”便是出于上述考慮。結合即時零售發展,也是實體零售門店觸達更多消費場景,利用新渠道、新技術的表現。
此外,在供應鏈環節借力更多數字化技術,提升倉儲物流效率,是多家零售企業的下一步發力點。有零售企業負責人表示,“提升供應鏈效率,優化物流倉儲成本,是零售企業在現有模式下,可能將綜合毛利率提升5-8個點的少有范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