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祥和而熱鬧。開遠市靈泉街道的一個雜貨店中,坐在店里看著外面街道來來往往的車流和人群,呂偉頗為感慨,“我到開遠33年了,這里早已是我的第二故鄉。”
今年52歲的呂偉是四川自貢人,在開遠這座滇南小城,他留下了白手起家的奮斗足跡。呂偉有兩個哥哥,父親是退役軍人,母親是鄉村代課老師,家里的耕地甚少,彼時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
1990年3月,呂偉看著村里不少年輕人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闖蕩,心動不已。正當他在留與不留之間猶豫不決時,一個比他大幾歲的表哥約他一起到開遠賣涼菜。下定決心后,除去路上的開銷外,兩人每人揣著100元錢的“創業基金”來到了開遠。
“那時候還是太年輕,做事情不動腦子。”呂偉笑言,他和表哥到開遠后不到一個星期就花光了“創業基金”,倆人露宿了幾天小巷后,表哥熬不住,丟下呂偉投奔了一個在開遠鄉鎮上打工的老鄉。
呂偉不甘心,卻又對現狀無所適從,表哥離開后,他依然露宿小巷。幾天后,一個在小巷里開飯館的大娘收留了他,詢問他愿不愿意到飯館打工。“天上掉下了餡餅。”呂偉說,他一口答應了。
呂偉在小飯館打工,包吃包住,每月150元工錢,這份工資在當時的餐飲業服務生中,不算高但也不算低。
呂偉十分珍惜這份工作,臟活累活搶著干,深得大娘喜歡,店里的其他同事也佩服他的吃苦勁兒,很快他就在店里站穩了腳跟。1991年,呂偉的未婚妻張云綠從自貢來到開遠,大娘不僅也收留了她,還為小兩口操辦了婚事。現在提起這事,呂偉仍然十分感激。
呂偉在店里擦拭貨架。鄧楚瑜? 攝
夫妻倆在一起,呂偉干起活來更是不惜力氣,兩年時間不到,他便從一名打雜工成長為了廚師長。
1993年,正當一切好起來時,呂偉和張云綠決定單干。大娘理解小兩口,辭別時告訴呂偉,以后如果遇到了難處,需要幫忙時盡管說話。
從小飯館出來后,呂偉和張云綠擺過小攤,賣過涼菜,后來又輾轉到不少飯店打工,但收入與預期相差甚遠。2004年,兩口子在開遠市區租了一間鋪面,開起了一個小雜貨店。在開遠市煙草專賣局的悉心服務下,小雜貨店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家里的日子從此不再緊巴巴。?
一家人的生活有了穩定保障,呂偉又重燃了創業的激情。小雜貨店開起幾年后,他瞅準機會,承包了當地3個酒店的廚房業務,過上月入萬元的滋潤生活。
從小飯館離職后,呂偉并沒有中斷和大娘的聯系,此后時間里,遇到逢年過節時,他多半都會帶著東西去看望大娘,以表對大娘當年收留他和妻子的謝意。2019年8月,大娘去世,他與妻子去送了老人最后一程。
從事餐飲工作30多年,呂偉的身體已大不如從前,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癥狀愈發明顯。
大娘去世后不久,呂偉又做出了一個決定:告別餐飲業,再尋一個鋪面開店,“前些年打拼是為了孩子。現在孩子成器了,也要為自己的健康考慮了。”他說。
呂偉家新的雜貨店開起來后,開遠市煙草專賣局的服務一如既往,片區客戶經理不僅指導如何布設店面,還教會他使用終端系統,所有商品掃碼銷售,這讓文化程度不高的呂偉很受用。
“我常跟媳婦和孩子們說,我這半輩子遇到的都是好人,是誠心誠意希望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的人。為人立世,要曉得感恩。”說起過往,呂偉仍有些激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