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滴水,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線陽光,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顆糧食,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這是雷鋒曾在日記里給自己提的三個問題,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釋放的點滴善意,卻匯聚成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時代印記,精神傳承,在莆田市涵江區,有這么一家零售客戶,她們家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在凡人善舉中書寫著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堅守愛的初心
福建省莆田市赤港華僑經濟開發區的福旺家便利店內,掛滿了各種榮譽證書,“樂捐善款 功德無量”“無私奉獻 感恩戴義”的評價見證了一次次善行義舉的,店主黃秋紅正和母親忙碌著。
2月24日,赤港華僑經濟開發區福旺家便利店店主黃秋紅(右)及母親李雪仙(左)在榮譽證書面前合影。李林辰攝
黃秋紅的母親李雪仙是印尼歸國華僑,1961年回國后,被安排在涵江區赤港華僑農場,憑著勤勞的雙手,靠著經營粽子鋪走上了致富路。
提到李雪仙,街坊鄰居無不豎起大拇指,樂善好施是她的代名詞。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李雪仙連續擔任四屆涵江區人大代表,兩屆省黨代會代表。每年重陽節,李雪仙都堅持向華僑農場老體協捐1000元。
“從兒子還沒出生開始捐,已經捐了三十多年了。”李雪仙很是親和,“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國家有難我都有捐,盡一點綿薄之力。”除此之外,李雪仙還為赤港農場過世老人捐款,發動全家人為赤港小學的校園建設捐款。涓滴成海,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李雪仙用源源不斷的愛心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
三代人的雷鋒精神傳承
在李雪仙的影響下,黃秋紅和她的女兒也時時刻刻發揚著愛心善意和責任擔當。
“疫情嚴重時封村封路,我們店作為配送網點,政府為我們開了綠色通道,我們每天去路口接貨,確保物資不缺乏,為大家做好后勤服務保障。”在黃秋紅眼中,只是做了點力所能及的小事。秩序維護、體溫檢測、信息錄入,黃秋紅18歲的女兒也挺身而出、逆向前行,毅然奔赴疫情防控一線,她的心愿就是加入中國共產黨。
疫情期間,黃秋紅全家累計向政府捐款現金2萬元和價值5千元的物資,祖孫三代的愛心和善念已經形成了家風,并深深感染著周圍的人。
李雪仙(中)向赤港華僑經濟開發區捐贈留念。李雪仙供圖
像黃秋紅一樣熱心公益、常行善舉的零售戶還有很多:羿翔天開便利店的店主王元枝在疫情暴發初期為周邊群眾配發6000個口罩,并向卓坡社區捐贈4000個口罩;零售客戶陳祖剛在店外設有愛心驛站,為戶外工作者提供免費茶水;好幫手阿才商行的劉文才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同專賣骨干組成普法隊伍,向消費者科普知識,宣傳政策...
陽春三月暖,今年是第60個學雷鋒紀念日,也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雷鋒題詞發表60周年紀念日,60年來,雷鋒精神代代相傳,熠熠生輝。在我們身邊,正是這樣一位位新時代的活雷鋒,在一樁樁小事中踐行著責任擔當,在潤物無聲中傳播關愛奉獻精神,讓我們感受到了更多的美好。我們要傳承雷鋒精神,續寫時代華章,守好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標,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新光芒。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