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只有唱歌、跳舞、繪畫等才算才藝,那就錯啦!其實在經營中也有不少才藝,如果把這些才藝運用好了,一定會助力生意提升!”這是1719名煙名酒店主劉樹偉的一段話,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棄跟風 尋亮點 做陳列
劉樹偉明白,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再青睞千篇一律的商品,反而喜歡追求個性化的商品。所以,他認為在經營中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新思路一手好才藝。于是,他開始尋找針對自己店鋪適合的經營理念。
很多店主在經營的時候特別喜歡跟風,看人家怎么做自己就跟著怎么做,看人家進什么貨,自己也跟著進什么貨。結果不僅在價格上不占優勢,而且也讓顧客多了一家選擇的店鋪。劉樹偉則不一樣,他摒棄跟風的思想,總是自己親自到市場上查看,與供貨商做好溝通,哪種商品是剛剛進的,有哪些特性,他都要提前了解。他還會詢問供貨商這些新品都流向哪些店家,如果自己周邊的店鋪有店主已經進購了新品,他就會選擇同類不同類型的商品,避免跟同行的一樣,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避免價格上的競爭,也會讓顧客有新穎新奇的感覺。
劉樹偉經常會與新信息接軌,一旦發現有亮點的商品,他一定會爭取過來上架。有一次他去旅游,在火車上看到很多乘客都在吃一種自熱米飯,這種米飯里面還有一瓶酸奶。價格也非常合理,他咨詢了當地的經銷商結果并沒有,他就按照自熱米飯的盒蓋上的地址主動聯系了生產商家,談好后,等待旅游回家,自熱米飯也郵寄到家,他家店鋪離南山大學非常近,第一批自熱米飯很快就賣完了,利潤相當可觀。
毋庸置疑,美觀、豐富、生動的陳列能有效增強視覺效果,無形中提高卷煙的知名度和銷量,張書維抓住這一點,積極學習卷煙的陳列技巧,而且不斷變化陳列造型,把每一個陳列都做的活靈活現,似乎把卷煙做活了,每一盒煙都會用特定的姿勢為顧客推薦自己。
講故事 道文化 巧推介
張樹偉深知,零售業的比拼在很大程度上看的是誰的服務更貼心、誰的產品更適合市場需求,誰更會用才藝來征服顧客。
他經常說,無論哪一種商品都是有自己固定的特性,而每一個品牌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如果把這些故事講給顧客聽,顧客會非常接受的。
前段時間,店里進了“茉莉香韻”,在品牌推薦會上,劉樹偉聽講師講了“茉莉香韻”一段故事,他把這個故事整理了一下,有一位顧客想買卷煙送人,劉樹偉便把故事講給顧客聽,沒想到顧客果然買了“茉莉香韻”,之后,劉樹偉把所有卷煙品牌有關得到故事都記在心里,發揮講故事的才藝,顧客欣然接受。
不僅如此,劉樹偉還掌握了品牌的文化底蘊,結合一些故事的淵源和品牌的文化加持,很多店主賣煙最多能說出卷煙的特性,而劉樹偉卻能把每一個品牌的文化底蘊加上生動有趣的故事講給顧客聽,得到非常不錯的效果。
劉樹偉與煙草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主動引入新品,不斷豐富店鋪的卷煙品牌銷售梯隊“成員”。他認為,從看到消費者步入店鋪的那一刻開始,“眼里就要有活兒”,觀察消費者手里拿的東西或衣著打扮,體會消費者心中所想。進行巧妙推介,“話里不能只有煙”,要與消費者交心,多講故事,道出品牌的文化底蘊,做到融會貫通、環環相扣,這樣的語言才藝學會了一定受益匪淺。
建終端 拓人脈 聚商圈
隨著新零售的崛起,煙草行業適時推出現代卷煙零售終端建設活動,為有需要的零售客戶打開了一扇方便之門,這樣的機會劉樹偉可不會錯過。
1719名煙名酒店的前身是一家傳統食雜店,商品擺放沒有統一規劃,除了卷煙、副食品外,還兼營五金等建材生意。雖然門店坐落在繁華的港城大道上,但由于離居民小區很遠,加上店面形象、商圈號召力等各方面都沒有突出優勢,生意一直不溫不火。得知煙草行業推進現代零售終端建設后,劉樹偉在客戶經理的指導下,裝配了新型背柜、落地玻璃柜、收銀臺、全新Logo和招牌,并做好商品的有序陳列,把滯銷商品直接砍掉,從雜食店升級到名煙名酒店,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升級改造后的店鋪逐漸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加上劉樹偉的熱情好客的性格,很快就得到一眾鐵粉的追捧。
在劉樹偉看來,只要有商圈就會有商機。1719名煙名酒店周邊有很多異業門店,無論是哪一種行業,劉樹偉都能跟老板搞好關系,有空的時候,跟人家下棋打牌,喝茶聊天,誰家有事主動過去幫忙,一來二去,周邊的商圈人脈都慢慢流進了1719名煙名酒店。客流增多,人氣匯聚。名煙名酒店影響力在轄區開始提升,漸漸形成了一個圍繞卷煙而生的銷售生態圈。生意越做越好,卷煙等級也上升了,每個周期的卷煙訂購額從原來的兩三千元提升到一兩萬元。就這樣,在煙草公司的幫助下,劉樹偉的“經營才藝”得到了充分展示,亦實現了雙贏。
總之,自從劉樹偉把商品陳列、科學推介、品牌培育等經營才藝發揮到極致之后,實現現代零售終端建設的三個“大招”讓生意節節攀升。他表示,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自己積累下來的經營才藝將會向著更加技術化、現代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讓生意更上一層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