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煙,作為中國歷史悠久的知名卷煙品牌,長久以來在消費者心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地位不僅源自于其獨一無二的“中華”品牌標識,更得益于其時尚、喜慶、大氣的包裝設計,清淡舒爽的口感,以及高檔的市場定位,這些特質共同吸引了眾多成功人士的喜愛。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中華煙在農村市場也逐漸嶄露頭角,無論是硬盒還是軟盒,都成為了許多家庭過年及婚慶喜事的首選品牌。為了保護品牌形象,中華煙長期采用“饑餓營銷”策略,這使得其在市場上一直保持著旺盛的需求動力,消費者們紛紛追捧。前些年,這種策略甚至導致本地一些低檔位零售戶長期缺貨,有的零售戶為了滿足顧客需求,不惜暗地回購中華煙,以期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可以說,中華煙一度成為了市場上的“寵兒”,但這種繁榮景象也給不法煙販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然而,自去年以來,本地中華煙的市場風光開始褪色,市場需求逐漸遇冷。到了今年,這種情況更是愈發明顯,零售戶們紛紛表示中華煙難以銷售,這似乎印證了那句古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卷煙市場上,中華煙的地位已今非昔比,形成了強烈的市場反差。筆者經常聽到零售戶們抱怨:“今年賣煙難,賣中華煙更難!”
那么,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中華煙如此尷尬局面呢?為了深入了解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筆者走訪了多位卷煙零售戶,通過與他們的廣泛交流,發現今年中華煙的銷售情況確實不容樂觀。
一、零售戶說
1.零售戶周跟東:
我的超市坐落于城區核心地段,得益于早期的經營積累與活絡的頭腦,我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關系網。在過去,因與一些單位負責人交往密切,這極大地促進了卷煙的消費,尤其是在逢年過節期間,中華煙的需求量激增,常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那時,我每月的中華煙銷售量在70條至200余條之間波動,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我總是提前儲備貨物,并優先滿足那些需求緊急、消費量大且爽快付款的消費者。
然而,今年的情況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從元月份開始,中華煙的銷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鐵盧。截至目前,總共才銷售出50條中華煙,其中軟盒中華僅占5條。這些銷售大多還依賴于親戚家辦喜事時的購買。面對當前的市場狀況,如果有人想要回購中華煙,我都會堅決拒絕,以規避潛在的庫存積壓風險。
2.零售戶宋桂枝:
我的超市坐落在鄉鎮衛生院附近,曾幾何時,中華煙的火爆銷售讓我忙得團團轉。那時,我不僅要不斷組織貨源,還要根據消費需求和貨源情況做出合理分配,同時耐心向消費者解釋,以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特別是2019年,中華煙的銷售簡直可以用“瘋狂”來形容,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就能賣出幾十條,這樣的銷量在當時簡直讓人不敢想象。
然而,今年的情況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年初我進購了7條中華煙,到現在還剩下1條,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記得有一次,為了滿足一位顧客對20條硬中華的需求,我費盡了周折才勉強湊齊。而現在,即使我每個月只進購與檔位相符的品牌數量,中華煙的庫存仍然大量積壓,這是幾年前我根本無法想象的事情。
更讓我感到無奈的是,現在即使我主動向熟人推薦中華煙,他們也往往不愿意購買。他們的理由多種多樣,有的說中華煙沒有黃山徽商好抽,有的說其口味太淡、口感不猛,甚至不及普皖好抽。在辦事時,他們更愿意選擇黃山徽商等其他品牌。在我看來,中華煙已經從過去的備受追捧,變成了現在少有人問津的產品,這種變化讓我深感驚訝和無奈。
3.零售戶李志明:
我的店鋪開在一條繁華的商業街上,多年來一直以銷售各類卷煙為主。中華煙,作為店里的“明星產品”,曾經為我帶來了不小的收益。記得那幾年,每逢節假日,中華煙的柜臺前總是擠滿了人,有時候甚至需要提前預約才能買到。那時候,我每個月都能輕松地賣出上百條中華煙,利潤也相當可觀。
但是,從去年開始,我明顯感覺到中華煙的銷售在下滑。起初,我以為是暫時的市場波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并沒有好轉,反而愈演愈烈。今年,中華煙的銷售更是跌入了冰點。我嘗試了各種促銷手段,但效果都不明顯。現在,店里的中華煙庫存積壓嚴重,每個月的銷量連過去的一個零頭都不到。
更讓我擔憂的是,顧客對中華煙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以前,大家提到中華煙都是贊不絕口,現在卻經常聽到有人說“華子已經過時了”、“價格太貴了”之類的話。甚至有些人還會拿其他品牌的卷煙來和我比較,說它們的口感更好、價格更實惠。這種變化讓我深感無奈,也讓我對中華煙的未來充滿了擔憂。我希望廠家能夠重視這個問題,盡快采取措施來挽回市場。
二、遇冷原因
一是煙味清淡。雖說中華煙是國內大品牌,也是冠以“中華”老字號品牌,在國內市場具有廣泛的影響力。然而,許多消費者反映該款煙味淡,抽起來沒勁道,難以滿足他們對強烈口感的追求。
二是營銷策略。長期以來,中華煙為確保其品牌不貶值,采用“饑餓營銷”法,嚴格根據檔位控制進煙量,導致市場一直處于緊缺狀態。一些消費者想買卻買不到,對此頗有微詞,逐漸失去了對中華煙的熱情。
三是地方保護。一些省市煙草局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對本省的地產煙積極推廣,而對外地煙控制較嚴,中華煙也受到了這種政策的影響。
四是價位問題。目前硬中華在本地市場45-50元/包,軟中75元/包。這樣的高端價位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難以承受。疫情之后,經濟受到沖擊,消費者變得更加理智和冷靜,更多考慮的是消費的實惠性。他們開始比較不同品牌之間的性價比,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卷煙。
五是消費觀念。隨著時代的變遷,消費觀念也在不斷演變。當前,消費主力軍逐漸轉向年輕人,而他們對于卷煙品牌的選擇有著獨特的看法。中華煙作為老品牌,雖然在老一輩消費者中享有盛譽,但在年輕消費者中并不吃香。年輕人更愿意嘗試新鮮事物,追求有特色、有個性的新品牌。他們喜歡通過嘗試不同的卷煙品牌來展現自己的獨特品味和個性風格。相比之下,中華煙的傳統形象和固定口味難以滿足年輕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因此,在年輕消費群體中,中華煙的市場份額逐漸縮減,品牌影響力也有所下降。
三、幾點建議
1.堅持市場調研,合理進購與科學營銷并重。面對中華煙銷售遇冷的現象,各地零售戶應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深入市場調研,了解當地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和偏好。在此基礎上,合理進購中華煙,避免盲目囤貨導致庫存積壓。同時,要科學制定營銷策略,結合節假日、特殊事件等時機,開展有針對性的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關注并購買中華煙。
2.深入挖掘市場潛力,加大品牌宣傳力度。中華煙遇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并不意味著其市場潛力已經耗盡。作為中華老字號品牌之一,中華煙仍然擁有廣泛的品牌認知度和忠誠度。因此,零售戶應更多關注中華煙,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和反思其市場定位、產品特點等,以便更好地向消費者推廣。同時,要加大品牌宣傳力度,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宣傳,提升中華煙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3.客戶經理應積極引導,共同挖掘市場商機。面對中華煙市場銷售遇冷的情況,客戶經理應更加關注和愛護經營客戶。他們應積極引導卷煙零售戶轉變經營理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宣傳力度,用心挖掘市場潛力。特別是要深挖市場空間,有效拓展商機,如開發新的消費群體、拓展銷售渠道等,以贏得行業的大發展。
4.及時反饋問題,尋求支持與人脈資源拓展。中華煙銷售遇冷對零售戶而言確實不是好消息,但這也是一個新的挑戰和機遇。零售戶應及時將相關情況向客戶經理反饋,尋求煙草公司的支持和幫助。同時,也要廣泛發動自己的人脈資源,拓展銷售商機。通過與公司緊密合作、利用人脈資源等方式,確保中華煙的銷售穩中有進,持續推動行業的發展。
總之,面對中華煙銷售遇冷的新情況、新問題,零售戶應積極尋求解決策略。通過堅持市場調研、深入挖掘市場潛力、客戶經理積極引導以及及時反饋問題等方式,共同應對挑戰,推動中華煙銷售的持續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