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秋十月的落幕,十一月的鄉村依舊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行走在鄉間小道上,眼前展現的是一幅絢爛多彩的豐收畫卷。金黃色的稻穗在秋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仿佛在向村民們發出收割的邀請;黃澄澄的玉米、火紅的辣椒已掛滿了農戶的屋檐,而夕陽西下時升起的裊裊炊煙,更是為鄉村增添了幾分溫馨與寧靜。
在新農村建設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農民選擇回歸家鄉,鄉村的生機與活力愈發盎然。新農村合并村鎮的舉措也初見成效,為鄉村零售經營者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面對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新變化,鄉村零售經營實體店要想實現蛻變與重生,就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轉變。
一、經營面積:由小向大
新農村建設極大地改善了鄉村的居住環境,許多鄉村在合并后進行了重新規劃,統一了住房建設樣式、標準和圖紙,并規劃了鄉村街道。這就要求零售店在選址時,需將店鋪位置與鄉村整體規劃相結合,選擇最佳經營地點。
我們應打破過去小規模經營的思維定式,著眼于農村發展的長遠前景。隨著鄉村旅游的升溫,越來越多的游客將涌入鄉村體驗田園生活與采摘樂趣,他們也會在我們的店鋪中購買所需商品。因此,店鋪面積應適當擴大至30平方米左右,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經營需求。
二、商品種類:由缺向全
以往,鄉村食雜店普遍存在貨源短缺、品種稀少的問題。貨架上往往只有寥寥幾包方便面、幾瓶廉價白酒和香煙,以及一些基本生活必需品。這種商品稀缺的狀況已難以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求。
為順應未來發展趨勢,零售業主應改變過去的經營習慣,努力使店鋪商品由短缺向齊全轉變。我們可以學習城市超市的經營模式,在貨架擺放、商品陳列等方面借鑒其優點,讓顧客進店后煥然一新。
三、經營規模:由弱向強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鄉村零售店的經營水平和能力也將逐步提升。零售店的經營規模將逐漸由弱變強,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克服故步自封的思想,不斷調整經營思路以適應新形勢的變化。
過去,鄉村零售店因經營受眾面窄、商品檔次低、品類少而流失了不少顧客。如今,若店鋪經營規模得以增強,做到城里超市能買到的商品在村里零售店也能買到,那將是對鄉村零售店的一次質的飛躍。這樣的轉變必將使店鋪的經營越來越紅火,為鄉村零售業的繁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農村建設為鄉村零售經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零售業主們應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積極轉變經營思路,提升經營水平,以適應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新變化。通過實現店鋪經營面積由小向大、商品種類由缺向全、經營規模由弱向強的轉變,鄉村零售經營實體店將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鄉村經濟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