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3歲的彭黎明,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市一平浪鎮的“農民”書法家。在這個小鎮開了一個小店,經營著副食百貨。
“橫、豎、撇、捺、點……”這幾十種筆畫彭黎明堅持寫了35年。從出身“草根”,到成為云南省書法協會會員,獲獎無數,是他35年的堅持與不斷進步。
彭黎明正在雕刻石碑。段俊 攝
每年寒暑假,彭黎明都會到祿豐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擔任書法老師。祿豐市區到一平浪鎮30公里路程,彭黎明每天都要來回,他卻從不缺席、遲到,他總說這是對書法、對學生的一種尊重。
彭黎明還經常參加非遺進校園等眾多公益活動,與眾多志同道合的書法家一起給校園帶去文化韻味。他總說:“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書法教育不是培養了多少人,而是喚醒了多少顆心。”
彭黎明不僅是一名優秀的書法家,還是石雕石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石雕石刻與書法是不分家的,兩個東西結合在一起是更好的傳承。”整個祿豐市,特別是作為家鄉的一平浪鎮,坐落著很多彭黎明的石刻作品,“能為家鄉石碑冠名,對于我來說是一種榮譽與幸福。”彭黎明自豪地說。
如今,雖然石雕石刻的用途不斷減少,但和堅持書法傳承一樣,彭黎明靠著熱愛,還是將這門非遺手藝堅持了下來。
彭黎明的書法作品
傳承書法文化是彭黎明的情懷,經營小店是他的生活,過好了生活才有支撐他去追逐情懷,彭黎明也有屬于他的煩惱。他的小店種類繁多,多數商品只有他記得售價,而他要參加的活動、培訓很多,一旦外出,小店的生意就會大受影響,這可愁壞了彭黎明。
隨著楚雄州煙草公司推出“云香印象”收銀系統,免費提供給廣大零售客戶使用,彭黎明在煙草部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也安裝了收銀系統,彭黎明的煩惱隨之煙消云散。不管誰幫忙守店,只需要簡單掃一掃,就能清楚知道每個商品的賣價。
“無惱一身輕,現在我可以放放心心地去寫我的書法,去傳承我熱愛的文化了。”彭黎明笑道。將中國的書法文化發揚光大,將石雕石刻的非遺文化傳承下去,是彭黎明多年以來堅持不變的理想與愿望。
以熱愛為筆,蘸著生活的墨,彭黎明在一平浪鎮繪就了堅守與傳承的故事。從草根到文化傳承者,他用行動證明。平凡人亦可于時代浪潮中,緊握民族文化的火種。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