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兩會剛剛結束,作為經濟“晴雨表”的實體店,再次成為熱議焦點。從政府工作報告到代表委員提案,“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數字化轉型”“反內卷”等關鍵詞頻現,釋放出實體店轉型升級的強烈信號。面對消費疲軟、成本高企、線上沖擊以及行業內卷嚴重等挑戰,實體店如何借勢突圍?兩會釋放的信號會給實體零售店帶來哪些新啟示?
吳老板:數字化轉型,擁抱科技浪潮
兩會特別指出,2025年數字化轉型呈現出多元且深刻的發展態勢,企業需密切關注這些趨勢變化,精準把握重點,堅決摒棄誤區,積極應對挑戰,方能在數字化浪潮中把握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
有一段時間,吳老板跟大多數零售店主一樣,有抱怨,有無奈,甚至有放棄實體零售行業的想法。因為隨著電商和新零售的興起,店鋪的客流量和銷售額一度受到嚴重沖擊。一次偶然的大商場之行,讓吳老板改變了思想。他發現在數字化浪潮的席卷下,僅依賴傳統的線下銷售模式、墨守成規是不行的,只有運用好數字化,才能給經營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是,吳老板經營的社區便利店開啟了數字化轉型之路。他嘗試引入數字化工具,利用智能收銀系統不僅提高了結賬效率,還能實時收集顧客的購買數據。通過數據分析,他發現周邊居民在下班后對生鮮食材和即食食品的需求較大。于是,他調整了商品結構,增加了生鮮和即食食品的進貨量,并推出了線上預訂、線下自提的服務。
同時,吳老板還借助社交媒體平臺,建立了店鋪的粉絲群,定期發布新品信息、促銷活動,與顧客互動交流,增強了顧客的粘性。如今,吳老板的便利店通過數字化轉型,不僅提升了運營效率,還拓展了銷售渠道,銷售額實現了穩步增長。
聽了今年兩會報告之后,吳老板迅速做出調整,在陳列方面也運用了數字化。他借助大數據分析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偏好以及不同區域的銷售數據,系統可以根據這些數據提供商品陳列的優化建議。比如,將暢銷商品放置在更顯眼、更便于拿取的位置,根據不同季節、節日調整陳列布局,以提高商品的曝光度和銷售量。
點評:從吳老板的做法可以看出,零售戶應充分認識到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利用大數據分析顧客需求,精準定位目標客戶群體,優化商品結構。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拓展銷售渠道,提供更加便捷的購物體驗。借助智能設備和軟件,提升店鋪的運營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擁抱高科技,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李老板:抓住鄉村振興機遇,下沉農村市場
刺激消費復蘇仍是今年兩會的主要議題。代表委員建議瞄準三四線城市下沉市場,滿足多樣化需求。同時,政府推動“體驗式消費”與“本地生活融合”,實體店若能打造獨特場景,將更易俘獲消費者心智。
李老板在農村經營著一家綜合性超市,主要服務周邊村民。隨著兩會提出進一步發展新農村的利好政策,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其中的商機。他發現,隨著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升級。村民們不再滿足于基本的生活用品,對品質更高、種類更豐富的商品有了需求。同時,農村電商的發展也為他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老板決定與一些知名品牌合作,引入更多高品質的商品,如進口食品、當地名優特產品等。他還利用電商平臺,開展農產品上行的業務,幫助村民將自家種植的農產品銷售到城市。為了提升服務質量,李老板還提供送貨上門服務,覆蓋周邊的村莊。
在政府的支持下,李老板參加了農村電商培訓,學習了電商運營技巧和物流配送知識。如今,他的超市已經成為了村里的電商服務站,不僅為村民提供購物便利,還帶動了周邊農村經濟的發展。在線下店里,李老板更是打造體驗式消費。他深知如今消費習慣的變遷,新生代消費者更看重互動感、社交屬性與文化認同。因此,他果斷改變店內布局,從傳統經營模式變成一個體驗館式的場所。店內有懸浮電視供顧客隨意調換節目;有小型花卉培植場所,喜歡花的顧客可以直接在店里剪下花枝,用店內提供的免費花盆培育花卉;還有節日與顧客的互動活動,如三八婦女節,顧客可以到店里自己做插花、包裝,然后付款購買等等。如今李老板的超市布局與城市里的商超功能相比毫不遜色。
點評:兩會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為實體零售企業開拓農村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零售戶應深入了解農村市場的需求特點,根據村民的消費習慣和需求調整商品結構。加強與農村電商的合作,利用電商平臺拓展銷售渠道,實現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的雙向流通。積極參與農村電商服務站的建設,為村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同時也能提升店鋪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王老板:反內卷,回歸價值競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到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時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基礎制度規則,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市場準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整治“內卷式”競爭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既傳遞出國家層面深化整治“內卷式”競爭現象的決心,也給市場經濟吃下一顆“定心丸”。
王老板經營的文具店位于學校附近,周邊同行眾多,競爭激烈。過去,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王老板和其他商家陷入了價格戰,不斷降低商品價格,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
隨著兩會提出“反內卷”的理念,王老板開始反思自己的經營策略。他意識到,單純的價格競爭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只有回歸價值競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王老板開始注重商品的品質和服務。他挑選優質的文具供應商,確保商品的質量可靠。同時,他還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如為學生定制學習用品套餐、提供文具維修服務等。在店鋪的裝修和陳列上,他也下足了功夫,營造出舒適、溫馨的購物環境。
此外,王老板還積極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如書法比賽、繪畫展覽等,吸引了眾多學生和家長的參與。通過這些活動,不僅提升了店鋪的知名度,還增強了顧客的粘性。王老板還與獨特品牌建立合作關系,引入市場上少見的特色商品,售賣特色手工藝品,形成差異化營銷。他還嚴格把控商品采購渠道,優化購物環境;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建立顧客群,定期在群內分享商品信息、促銷活動等,與顧客互動交流,推出會員制度,為會員提供積分、折扣、優先購買權等特權,不僅增加了顧客的忠誠度,而且巧妙避開了與同行的惡性競爭,起到了很好的反內卷作用。
點評:在實體零售行業,“內卷”現象普遍存在。零售戶應避免陷入價格戰的惡性循環,將競爭重點從價格轉向價值。注重商品品質和服務質量的提升,滿足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追求。通過創新經營模式和服務方式,為消費者提供獨特的購物體驗,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加強品牌建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趙老板:“人工智能+”為實體零售帶來新契機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人工智能+”成為備受矚目的熱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國新辦吹風會明確今年要在產業賦能、終端應用、場景培育等方面重點推進相關工作,足見人工智能在推動各行業變革中的關鍵作用。對面臨激烈競爭和轉型壓力的實體零售業而言,“人工智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趙老板年后剛剛加盟一家24小時無人值守的云系統,運用上了人工智能模式,效果非常顯著。趙老板發現在電商沖擊和消費習慣改變的大環境下,面臨著客源流失、消費降級等困境。傳統經營模式下,實體零售業態組合單一,吸客能力弱,商品結構雷同且性價比不高,導致消費者“只看不買”的現象較為普遍。后來,趙老板在一家網絡平臺上發現有一個同行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云值守系統,經過與這位同行溝通,趙老板意識到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為解決經營上的諸多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經過長時間的考察,趙老板安裝了一套無人值守的人工智能云值守系統。這套系統運用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和傳感器融合技術,高清攝像頭實時跟蹤顧客行為,各類傳感器輔助感應商品拿取放回情況,判別模型確定購買商品并更新虛擬購物車,實現“無需支付,拿完即走”的便捷購物體驗。
這套系統還可借助人工智能分析海量消費數據,深度洞察消費者的偏好、購買習慣和需求趨勢。比如,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對消費者的歷史購買記錄、瀏覽行為等數據進行挖掘,精準預測不同地區、不同年齡段消費者對各類商品的需求,從而指導商家優化商品采購和庫存管理。像季節交替時,系統能準確判斷出某地區消費者對特定款式服裝的需求,避免庫存積壓或缺貨現象。還能基于人工智能實現智能選品,根據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和市場趨勢,挑選出更具吸引力和銷售潛力的商品,豐富商品種類,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消費者在實體店內購物時,通過店內智能設備,隨時與智能購物助手語音交流。如輸入“我需要一款適合運動時使用的耳機”,智能購物助手就能快速篩選出符合需求的耳機產品,并提供詳細參數、用戶評價和推薦理由,讓顧客準確快捷地拿到需要的商品。
趙老板表示,盡管“人工智能+實體零售”前景廣闊,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技術成本方面,人工智能技術的前期部署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硬件設備購置、軟件系統開發和技術人才招聘。對于許多中小實體零售企業來說,過高的技術成本成為難以跨越的門檻,限制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應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也不容忽視,在收集、存儲和使用消費者數據過程中,一旦發生數據泄露事件,不僅會損害消費者權益,還會對企業聲譽造成嚴重影響,引發消費者信任危機。因此,企業需要根據各自的情況安裝使用。
點評:“人工智能+”為實體零售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通過在產業賦能、終端應用和場景培育等方面的創新應用,有望重塑實體零售的商業模式和消費體驗,提升行業競爭力。盡管面臨挑戰,但只要企業、政府和行業協會共同努力,就能夠克服困難,實現實體零售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推動實體零售行業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2025年,實體店不再是“傳統生意”的代名詞。兩會釋放的政策東風與市場涌現的新機遇,正為創業者打開一扇轉型之門。無論是借力科技、擁抱體驗,還是深耕本地,核心在于“以用戶為中心”的創新。正如一位代表所言:“雞蛋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新生。”實體店的未來,屬于那些敢于自我革命的勇者與善于創新的智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