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的超市、煙酒店都在卷。由于互相之間距離太近,利潤又薄,它們中的一部分已到了瀕死的邊緣。諸君想沒想過到農村開個超市呢?
眼下城鎮煙草證收緊,競爭又很激烈,倒是農村還有余地,雖然那兒也有超市,不過開的大多不怎么樣,貨物品種少、臨期商品多,筆者覺得這并非都是消費者購買力較弱所致,反而與經營不善、對農村市場認識不足有很大關系。在這個情況下,建議別人到農村開超市,是不是有挖坑的嫌疑呢?
大家只看到了開失敗的農村超市,開得很成功的關注到了嗎?筆者倒是留意到了幾家。他們的經驗不妨說給各位聽聽。既是經驗之談,也可作為有志之士在農村開店的借鑒。
首先,選址特別重要。
這是所有開店人最應該考慮的問題。位置不好,有天大的本事也做不起來生意。農村店鋪的選址又有其特殊性,特別不建議在農村和鎮區的結合部開店。這些地方看著很好,其實留不住人,生意人稱之為“滑地”。能到結合部的顧客基本都會選擇再走幾步到鎮區,那兒商品的選擇余地更大。
再一點,鎮區大超市多,對顧客輻射能力太強,如果在結合部開店,需要斟酌一下有沒有能力與街上的大超市抗衡。農村開店的最佳位置是幾個村通往鎮區的咽喉要道。實在不行,店鋪選址也要是本村居民的必經之路。這些位置雖然與各個居民點還有一定的距離,但離鎮區也不近。居民需要買生活用品時,一般都有點應急的性質,附近的超市當然更方便。
如果一個自然村足夠大,位置相對閉塞,一般會自發形成類似街道的主路,路兩邊也可以考慮開店。糊口還行,想把生意做大,就比較困難了。畢竟客源少,不得已情況下可勉強為之。
其次,貨源要足。
除了不注意選址外,貨源少是農村超市開不成功的又一大病因。貨源不僅少,而且多為小路貨、小品牌,帶來的毛病可真不少:不僅忽視了貨物的相互引流作用,還失去了把一大批潛在客戶變為現實客戶的機會,使店鋪在居民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可持續發展面臨威脅。
店家對此的解釋是:顧客都跑到街上的大超市去了,進貨多賣不掉會造成大損失,得不償失。于是就陷入了貨越少顧客越不光顧,顧客越不光顧進貨越少的怪圈。店自然也開得越來越萎縮。
目前開在農村的成功超市已今非昔比,店鋪除了包括煙酒日用品等常規商品外,煎餅、水餃湯圓、水果、碗筷、電料、雜品也強勢入駐。家門口就能買到的東西,只要價格公道,何必舍近求遠!前怕狼后怕虎又怎能招徠顧客!
但是,開好農村超市也是需要一點技術的,所以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服務態度很重要。農村超市和城鎮超市最大區別不是規模大小,而是熟客占比大。維護好與客戶關系就顯得非常重要,熟人之間的口口相傳既能成就店鋪,也能毀了店鋪。但是注意服務態度,不代表就要曲意迎合,建議梳理一下待客之道,以后就照此辦理,內心無愧就好,至于極少數顧客不滿意也只好隨他去了,畢竟不可能人人滿意。
第二,建議商品售價低于大超市。熟客較多,決定了顧客的面子比店鋪的利潤更重要。能讓他們占得了便宜的店鋪就是好店鋪,否則免談。街上大超市東西再貴,他們不會嫌貴,最多以后不去。但是如果農村超市賣價貴了,周圍人會把店鋪貶得一文不值。少賺點錢,多賺點口碑和人氣,這是我見過的幾個成功農村店鋪的共同做法。
第三,正確對待賒欠。賒欠、借現金是農村超市都要面臨的問題。賒欠就要有壞賬,借錢不還也不是稀奇事;不賒欠、不借錢還得罪人。怎么辦呢?有三個建議:一是看人品,人品差的、有過借錢不還污點的、經常參與賭博不務正業的,堅決不給面子;二是逼不得已情況下,小額可以,大額不行;三是即使滿足不了對方心愿也要做到有話好好說,不要得罪他,他雖然心知肚明老板就是不想賒欠或借最終也會理解。
第四,超市不必太拘泥固有模式。農村有農村的實際情況,進貨必須以滿足顧客需求為目的,不必跟著大超市后面學;店鋪布局以緊湊實用為主,以整潔、美觀為主基調;是否非采用大超市那種結算方式也要視店鋪規模而定;一定要有一套切合農村超市實際情況的運營和管理方法,不要上墻,經營者內心有數就行。
小結一下:
城鎮煙草證飽和,給農村小超市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位置優越的農村主干道和人口較多的自然村莊是開小超市的首選。至于接下來是否能做好,還得看個人經營能力如何。
除了根據居民需要備足夠貨源外,還要注意經營方式上須有自己的特色,并充分認識農村超市經營手段的特殊性。比如:與居民相處的藝術、警惕賒欠等。
但不管怎么樣,要想開好農村小超市,思想觀念的轉變尤其重要,當大家都認為農村是“空殼村”時,最先從中發展商機并身體力行者將會給我們帶來從未有過的啟示:新農村是應該有新超市的。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