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乃陋習也,不僅有害健康,更可能會污染空氣;面對日益高漲的控煙浪潮,仁人志士紛紛建言獻策。
近日,對外經貿大學鄭榕等專家提出,要達到2030年控煙目標,每包卷煙的單價要達59元以上。
?價格決定消費,香煙價格的持續上漲,勢必讓低收入群體退出香煙消費領域;既直接減少了香煙消費數量,又無損國家稅收,實現產業平穩過渡,更能達到控煙之目標,一箭雙雕,不失為控煙之妙計也。
控煙雖直接目標是減少社會對煙草的消費量,而通過價格杠桿的作用,也能達到此功效;但控煙之內涵絕非僅如此,更是一種觀念的更新,需要的是全社會逐步告別香煙,從而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強壯民族體質。
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富與窮之間本就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今日之富人,在明日很可能就會變成窮人;當其為富人時沾染上了吸煙之惡習,未必在其變成窮人后,就能說戒就戒,同樣還可能繼續吸下去。
?戒掉一種陋習,本不是易事。雖不可排除經濟因素的制約,但未必就能立竿見影,反倒可能滋生其它社會問題;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企圖依靠漲價的方式來實現控煙之目的,未必有效,而且還存在新的不妥之處。
?其一、涉嫌將控煙責任壓在“窮人”。提高香煙價格,雖一方面能讓眾多的低收入者,被動退出,從而能直接降低煙草的消費量,從而達到控煙之目標,但卻變相將控煙的責任強加了“低收入”者身上,顯然有失社會公平。
?其二;有加劇“貧富之間”之間矛盾與沖突。如一味依賴“漲價”的方式,來達控煙之目標,很可能傳導錯誤信號:吸煙是富人之特權,從而讓富人抽得“理直氣壯”,無形中讓“仇富心理”加劇,加劇其矛盾與沖突。
?其三、誤導孩子,讓其以為富人就可成為“特殊公民”。隨著香煙價格的上漲,“窮人”很可能紛紛告別“煙草”,而富人照樣吞云吐霧,無形給孩子以“富人”就高人一等,從而助力其對“財富”的強烈追求,扭曲其價值觀,削弱其奉獻社會、回報社會意識。
?控煙乃大勢所趨,要破解此世界性難題,固然需要集思廣益,需要運用經濟手段,但更需要治本之策,動用國家力量,依靠觀念的更新,制定相應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穩步朝既定之目標邁進。
面對嚴峻的控煙形勢,首要任務理應做實宣傳文章,面向社會,運用多種手段,引領更多的社會成員,認清吸煙對自己、他人乃至社會的危害;從娃娃抓起,強化無煙校園建設,讓不吸煙的種子扎根孩子心田等。
?要進一步鞏固控煙成果,在切實抓好現有“無煙區”建設的基礎上,加大懲罰力度,并逐步擴大“無煙”場所,切實降低吸煙對他人、對社會的危害;更為重要的是,更需引領煙草企業,早作打算,穩步轉行等。
?香煙單價達59元,雖不失為控煙之好辦法,或許能取得立竿見影之功效,但其涉嫌“責任轉移”、“嫌窮愛富”,有損社會公平;因此,如此控煙還需三思而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