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吸電子煙接觸的有害成分少,對身邊人的危害小,還能夠起到輔助戒煙的作用,看起來似乎很健康。
然而,電子煙真的沒有危害嗎?
電子煙一天到晚不離嘴
等于吸入2.5包傳統香煙
新年開工第一天,一向身強力壯的小王(化名)就進了醫院。
原因是,小王和朋友們在春節里天天聚會,這一聚,免不了要喝酒、抽煙。據小王回憶,近一周里,他幾乎每天電子煙不離嘴。
假期結束的前一天晚上,小王突發高熱,隨即出現咳嗽、氣急、胸悶癥狀。他來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被接診的沈凌主任醫師診斷為“急性間質性肺炎”,需住院治療。
“我已經五年沒有抽過香煙了?!毙⊥趵Щ蟮貑柕?#xff0c;“抽電子煙也會生病嗎?”他的親身經歷告訴了他答案。
小王雖年紀輕輕,但已有10年多的吸煙史。五年前結婚,被妻子要求戒煙,于是他便選擇了號稱能讓人“健康吸煙”的電子煙來替代傳統香煙。
這五年來,小王每天將電子煙掛在胸前。殊不知,一天時間內他不知不覺間就能消耗一顆煙彈(約為2.5包傳統香煙)。
但電子煙潛在危害還很多
沈凌醫生表示,雖然電子煙不含焦油,相對傳統卷煙危害小一些,但尼古丁作為煙癮的始作俑者,過量攝入可導致嘔吐、惡心甚至死亡。而電子煙正是依靠尼古丁來幫助人們緩解煙癮的。但電子煙的潛在危害還不止于此。
相關研究顯示,抽電子煙時,生成的氣溶膠通常含有乙二醇、醛類、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金屬等已知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會影響心率和血壓,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風險。
2019年國際卒中大會上,一項美國的研究報告表明,使用電子煙會顯著增加卒中和心梗風險,與從未使用過電子煙的受訪者相比,使用電子煙的人卒中風險高71%,心梗風險高59%,心絞痛或冠心病風險高40%,且相關風險是吸普通香煙者的2倍。
對于神經系統而言,有證據表明,孕婦吸食尼古丁可能會損害胎兒的腦部發育,青少年吸入電子煙煙液中的尼古丁后,還會影響大腦成熟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由此可見,小王對電子煙是“香煙的安全替代品”的錯誤認知,害了自己。
電子煙不能幫助有效戒煙
已被納入傳統煙草的管控范圍
《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規定: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對違法者可處最高兩萬元的罰款,把電子煙也一并納入管控范圍。
2021年,國家工信部在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中增加一條: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中關于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這意味著電子煙將被納入傳統煙草的管理體系管理。
另外,目前電子煙還存在巨大的監管盲區,國內電子煙市場混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大量產品存在不安全成分添加、煙油泄漏、劣質電池等嚴重質量安全隱患。特別是一些電子煙企業為了提高產品的吸引力,隨意添加各類添加劑以改變電子煙口味和煙油顏色,對消費者特別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會產生嚴重危害。
因此,醫生建議,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抽煙,也不抽電子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