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日起,《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修正案實施,實現室內全面禁煙,如今該條例修正案已實施5周年。全市公共場所控煙狀況不斷改善,法定禁煙場所的違規吸煙發生率逐年穩步下降,已降至12.1%,室內“無煙具”場所和“無煙蒂”場所比例保持穩定,分別為95.3%和90.4%,室內“無吸煙室”場所比例上升到99.7%。(3月7日澎湃新聞)
作為煙草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有超過3億煙民,占世界總吸煙人口的三分之一;15歲及以上人群吸煙率為26.6%,其中,男性為50.5%,女性為2.1%。
2006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在中國正式生效,但我國公共場所控煙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實施,各地雖然在許多地方劃定限制吸煙的公共場所,但在許多地方設置“吸煙室”。原本一些公共場所是嚴禁吸煙的,有了這些“吸煙室”后,等于給許多人提供了抽煙的條件,給吸煙者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間,這是對吸煙這種傳統陋習的一種退讓,等于變相默認和縱容吸煙。
吸煙有害健康。設立“吸煙室”,這一做法對控煙毫無益處。有違《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無法保護公眾免吸二手煙,更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禁煙、控煙乃民心所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各地理應果敢亮法律之劍,快刀斬亂麻。要想真正控煙,不是讓吸煙者躲到“吸煙室”里吸煙就能解決的,而是應該經常到一些公共場所進行檢查,發現有人違規吸煙的,必須嚴格對吸煙者和公共場所的所屬企業進行處罰。
上海市,室內“無吸煙室”場所比例上升到99.7%,室內“無煙具”場所和“無煙蒂”場所比例保持穩定,分別為95.3%和90.4%,可以更嚴格地控煙。試想,如果有了吸煙室,肯定導致吸煙室附近的辦公區域的人群受到傷害。設“吸煙室”明顯違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等規定。不設“吸煙室”,等于不再慫恿民眾吸煙,讓“吸煙陋習”無處遁形,將其斬草除根,還社會以“空氣清新”。
我國的《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明確規定:禁止在一切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吸煙。不管商場還是車站、碼頭等地,都是公共場所,在這些場所建“吸煙室”嚴重違反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的規定,希望全國各地公共場所像上海市那樣取締或者停建“吸煙室”,不要讓“吸煙室”既浪費資源又變相鼓勵抽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