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永遠不要在同一個地方跌掉兩次。”
而我偏偏在戒煙這條道上重復走了三次,雖然每一次重復的動作都一樣,但隨著每一次心情的變化,對戒煙的理解也隨之變化。
至2021年1月起一直到今日,將近一年半的時間內,戒煙三次復吸兩次,未來也不知還會不會再復吸,且不做定論。
前后三次反復戒煙,期間一直在勸人戒煙,當然也不乏外人冷嘲熱諷、質疑、詆毀,自己也曾無奈、矛盾、懷疑、焦慮過,坦白說感悟頗深。
永遠不要去奢望改變任何人
我特地用了“奢望”兩個字,無論是誰我們都無法去改變,哪怕是至親至愛的人都改變不了。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千萬不要以為社會關系會有助于勸說或者改變一個人,哪怕這個社會關系是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同事等等。
特別是戒煙,千萬不要“奢望”我們能勸誰戒煙,一定是自己想透了想通了才能戒,不然就算拿把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會戒煙。與其耗費精力勸人戒煙,不如花點心思如何讓對方去體檢來得實際。
小時候父母拿著棍棒守著我學習,每天不厭其煩告訴我要好好讀書,軟硬皆施的讓我上課認真聽講,最后還是沒改變我。現在呢?現在如果我還有讀書的機會,我一定好好讀書,根本不需要人勸,所以有些事必須要親自經歷,旁人無法改變。
現在我每天勸父母喝牛奶、吃雞蛋、飲食要合理搭配,年齡大了營養流失很快,所以更要補充營養,讓每天的攝入都達到人體所需。但是無論我如何勸說,還是改變不了父母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哪怕我明知道他們飲食不健康。
不是說因為這個人是我們的丈夫、父親、兒子你就能夠去改變對方,對方戒不戒煙和他是誰沒有任何聯系,頂多他就是不在家人面前吸煙而已。戒煙永遠只能靠自覺!
無論如何千萬別“透支”
我在2019年的時候透支了幾萬塊錢,想著每個月反正工資夠還的,但是忽略了花唄信用卡。直到2020年疫情爆發,幾個月沒工資也沒工作,只需短短兩三個月就打回原形,然后各種催收電話,整個人精神恍惚。
我有個做餐飲的朋友才40多歲,一方面因為工作原因,一方面自己管不住嘴,長期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現在痛風嚴重,身體各項指標超標。醫生說他上半輩子已經把他一輩子的“口福”全部享受完了,以后注定和美食無緣了。
我下半輩子有兩樣東西堅決不會“透支”,一是身體、二是金錢。我在2021年一口氣將所有賬單全部還完,信用卡注銷了兩張,還剩下兩張小額的,終于做到了無債一身輕。哪怕我到現在已經將近5個月沒有工作了(并不引以為豪),我依然沒有2020年疫情爆發時候的焦慮,就是因為我擁有了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身體亦如此,我在2022年決定戒煙時就開始鍛煉身體,到現在跑幾公里不喘,搬重物不累,肺活量也逐漸恢復。說白了,哪怕有一天遇到緊急情況,我起碼逃跑都能跑幾公里。保持身體各項機能的健康狀況,讓自己晚年不至于因為一點小疾病就造成大風險,為自己身體也增加一點“抗風險能力”。
寫在最后:
“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是誰又經得起時間的流逝?又有幾個人能回頭再來一次?世界上永遠沒有后悔藥,時間過得越久,剩下的時間就越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