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03年5月,在世界衛生組織主持下,第56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首個國際控煙條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簡稱《公約》)。各締約方按照《公約》原則,依據其自身經濟發展水平、法律體系、文化環境和煙草產業情況等國情制定相關控煙措施,沒有普適性國際通行做法。
11月,我國加入《公約》。
焦點事件
2006年1月,《公約》在我國正式生效。
歷程
自《公約》在我國生效以來,我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履行《公約》規定的責任和義務。2007年4月,國務院批準成立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工作部際協調領導小組,從整體上統籌控煙履約工作和煙草行業發展,推動控煙履約工作不斷邁出堅實步伐。
作為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和履約工作部際協調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國家煙草專賣局是控煙履約工作的支持者、執行者、推進者,是部際協調領導小組中承擔任務最多的成員單位之一,統籌落實控煙履約的任務和履行核心職責。
大力減少煙草危害,努力減少煙草需求,積極防止未成年人接觸煙草,嚴厲打擊非法煙草貿易,依法加強電子煙監管……煙草行業通過多層面、多維度工作,將控煙履約要求落在實處。
實踐證明,我國的煙草專賣制度本身就是一項有力的控煙措施,可以防止煙草產業盲目發展。
隨著控煙履約工作的深入開展,煙草行業生產企業、卷煙品牌數量逐漸下調至合理區間。
控煙履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降低煙草制品對消費者健康的危害。自2003年提出中式卷煙發展方向后,煙草行業系統性推進降焦減害工作,通過改進配方結構、提升制造工藝等,使卷煙單支煙葉使用量、焦油含量及主流煙氣主要有害成分逐年下降,部分有害物質顯著低于國際知名卷煙品牌。
根據《公約》要求,煙草行業多年來始終保持打擊煙草制品非法貿易高壓態勢,最大限度遏制非法煙草貿易生存空間,最大力度鏟除非法煙草貿易滋生土壤,我國非法卷煙比重低于發展中國家,也低于發達國家,處于全球領先水平,有關經驗做法得到世界衛生組織和《公約》締約方的認可。
2021年1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將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卷煙進行監管。國家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進電子煙產業法治化、規范化治理要求,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電子煙管理辦法》和《電子煙》國家標準及其他配套政策,推動電子煙監管全面步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切實加強了煙草控制,保障了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評說
控煙履約,盡責于行。多年來,煙草行業始終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在控煙履約工作中發揮了富有建設性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展現出責任煙草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