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是全市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業務指導中心,承擔健康素養監測和效果評估工作,開展健康適宜技術的研究及推廣應用,為“健康武漢”建設貢獻科普力量。
近年來,健康教育所推動各項控煙措施落地有聲,助力打贏全民“控煙戰”;開展居民健康素養監測,為掌握武漢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和變化趨勢提供重要依據;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科普宣傳工作,以巧創新、接地氣、入民心的健康教育賦能健康武漢行動。
“生命科學小記者實戰訓練營”活動現場。
開展連續監測,繪制武漢居民健康素養水平譜
7月7日,武漢市居民健康素養和煙草流行監測培訓班在市疾控中心舉辦,來自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近百名調查員參加培訓。接下來,他們將帶著調查員證和平板電腦,深入到隨機抽取的家庭戶,邀您填寫一份《中國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問卷》。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長李俊林介紹,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首次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納入國民經濟發展指標,要求中部地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2020年達到20%,2030年達到30%。
武漢市連續多年參加國家級、省級健康素養監測工作,為掌握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和變化趨勢提供了重要依據。鮮為人知的是,這項工作正是由市疾控中心健教所牽頭推進。
李俊林介紹,今年,武漢市按照行政區、街道、居委會、家庭戶的順序分層抽樣,隨機抽取2500多位15—69周歲居民,進行健康素養與煙草流行調查。入戶調查工作于9月初正式啟動,預計11月下旬完成。調查完成后,工作人員將對數據進行清洗和分析,得出2022年武漢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作為政府制定相關健康政策的重要參考指標。
據了解,去年武漢市居民健康素養為29.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5.4%和湖北省平均水平29.1%。《武漢市人群健康素養狀況的綜合評價研究》項目獲武漢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省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
推動控煙措施落地有聲,助力打贏全民“控煙戰”
今年8月,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辦的多省市控煙立法交流會上,武漢作為全國較早立法、并首次將電子煙納入控煙條例的城市,向與會代表分享經驗。
推進煙草控制工作,是市疾控中心健教所另一項重要職能。李俊林介紹,2020年1月1日,《武漢市控制吸煙條例》正式實施,規定全市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含電梯轎廂)、公共交通工具內以及部分室外區域禁止吸煙,同時將電子煙納入控煙范圍,被稱為“最嚴控煙令”。
兩年來,武漢市推動各項控煙措施落實、落地、落細,為武漢控煙專項行動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一方面,推動《武漢市控制吸煙條例》在全市范圍內落地有聲,去年對全市220個重點場所暗訪調查顯示,八成以上單位達到無煙單位標準,全市無煙黨政機關創建率為90%。
另一方面,廣泛開展控煙宣傳,提升全社會健康責任意識。2022年5月30日,市疾控中心聯合湖北省博物館開展“如果文物會說話——NO SMOKING!保護文物、拒絕煙草”公益直播活動,并參加全國5個城市舉辦的控煙活動連線。活動中,反映全市控煙工作的3分鐘視頻播出后受到好評。多家媒體對活動進行報道,相關視頻全網推送,24小時觀看量達到108.7萬次。
創新健康教育活動形式,讓科普知識更有傳播力
吸煙會對人體造成什么樣的危害?電子煙可以幫助戒煙嗎?日前,市疾控中心專家做客武漢廣播電視臺,為孩子們送上新學年《健康第一課》。
李俊林介紹,《健康第一課》是該所近3年著力打造的武漢市健康教育特色品牌,每年推出一個健康主題,以中小學生的視角切入,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進健康教育常態化。據統計,節目播出當天各平臺觀看、點擊量超過百萬,收視率創同時段武漢地區第一。2021年,《健康第一課》獲國家級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優秀案例。
去年,市疾控中心原創吉祥物“吉寶”正式亮相,并以疫情防控和合理膳食為主題,設計制作兩組表情包,在中心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及各類宣傳資料中廣泛使用。目前,以“吉寶”為主角的系列科普動畫正在加緊制作,使科普知識更加生動有趣。
今年暑期,市疾控中心健教所與長江日報共同舉辦“生命科學小記者實戰訓練營”活動,組織小記者們以實地探訪、模擬演練、參觀實驗室和標本館、聆聽專家講解等方式,深入了解疾控人工作日常,并以寫作文的方式分享心得體會,以“童言童語”傳遞健康科普。
“科普知識關系全民健康,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李俊林表示,下一步,健康教育所還將不斷創新活動形式,讓健康科普更有傳播力、生命力,賦能健康武漢建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