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反映,她乘坐從北京到張家界的G689次列車時,發現同車廂一女子在車上吸電子煙,她將此過程拍攝了下來。列車抵達鄭州東站后,吸煙女子下車。該網友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特別怕煙霧報警器響,車上也一直在播放禁止吸煙的宣傳,大家都應該有不在車廂內吸煙的自覺性。”高鐵列車上不能吸傳統香煙已成為廣大乘客的共識,但是否也不能吸電子煙則似乎尚不明晰。對此,鐵路12306客服回應稱,高鐵上可以攜帶電子煙,但不能抽。
記者查詢發現,《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七十七條規定:禁止在動車組列車上吸煙或者在其他列車的禁煙區域吸煙,違者處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而“電子煙”是否明確納入控煙范圍,目前尚無全國性法規。
據媒體報道,2022年以來有重慶、長沙、蚌埠、太原等地鐵路部門發現旅客吸電子煙。據重慶廣電消息,今年1月5日,乘客陳某在廣州南開往成都東的D1822次列車上吸電子煙,致動車降速運行三分鐘。他本人被記入鐵路征信系統,并被處以行政拘留五日、收繳電子煙的處罰。
公安部門調查發現吸煙者多懷有僥幸心理,有的認為電子煙不燃燒,不會觸發報警。2018年,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節目曾就“電子煙是否引發煙霧報警”在高鐵列車上實地測試。傳統香煙觸發報警用了37秒,而電子煙僅用24秒。
山東的賈先生因為工作,經常乘坐濟南至北京的列車,他曾因二手煙問題起訴過鐵路部門。賈先生認為,列車上吸電子煙的現象必須得到重視。“電子煙是比較年輕化的東西,雖然新,但對人體的毒害與普通卷煙大同小異。”賈先生說,在密閉空間里,像他這樣的鼻炎咽炎患者,以及孕婦、未成年人都難以忍受電子煙。“既然是差不多的危害,就應該同樣禁止”。
中國控煙協會公益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恩澤表示,《電子煙管理辦法》已規定只能銷售煙草口味的電子煙,參照煙草監管。而對于“公共場所禁電子煙”,尚無全國性明文法規,不過,目前深圳、杭州、大連、西安、杭州、秦皇島等城市的控煙條例中已有提及。
《深圳特區控制吸煙條例》第八條就規定“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室外禁煙場所還包括“公共交通運輸站樓人行出口、室外站臺”等,第四十四條則規定煙草制品包含電子煙。
“深圳、杭州等城市修訂控煙條例時間較晚,電子煙問題已經比較明顯,所以訂立時寫入。北京、上海等訂立較早的城市,之前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法無禁止即可為’的尷尬局面。”北京市控煙協會會長張建樞告訴記者。他表示,現在地方控制電子煙已有很多依據:《電子煙管理辦法》、《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將電子煙作為新型煙草制品納入卷煙管理,《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不得在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公共場所吸煙(含電子煙)等,都可視作地方執行控煙條例的上位法。
張建樞認為,禁煙的地方,就應該禁電子煙。他表示,實際上很多地方也如此執行,比如北京一些賓館飯店已經貼上禁電子煙標志,高鐵動車上吸電子煙也會處罰。“當然,不少專家學者也在推動將禁止電子煙明確寫入《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等。”
張建樞還建議,對電子煙提高稅率,推動電子煙和卷煙一起加上圖形警示,更大限度地減少電子煙的使用。
據悉,9月30日國家煙草專賣局會同國家郵政局研究起草了《關于電子煙產品、霧化物、電子煙用煙堿等寄遞限量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對個人攜帶電子煙和快遞渠道都擬做出限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