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個施大爺,其實是一個老外,他是世界衛生組織上一任的駐華代表施賀德,一米八的瘦高個,也是一個德國人。這個施大爺雖然身居顯赫,說話時卻總是面帶微笑。對北京人來說,他也是老熟人、老朋友了。
施大爺先后三次來到北京工作生活,第一次是 2007年,他擔任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華辦事處代表、國家協調員,3年后離任回國。第二次2013年9月1日,他又以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的身份再次來到北京,剛一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賣掉辦公室的汽車,買了好幾輛自行車供大家使用,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也是個大使級的高級官員了,人們會經??吹剿T一輛藍色的世衛組織專用自行車,穿行于北京大街小巷,參加各種會議和社會活動,有時候,接待人員都聚在停車位等著迎接他,卻發現戴著頭盔西服革履的施大爺推著自行車從便道上走來。
他身體力行推廣“健康生活、綠色出行”。自打來到了咱北京,他就喜歡上了北京,為了盡快學習漢語,他參加中方會議的發言稿都是中文寫的,讓秘書替他標出音標,雖然有點生硬,但是也都能聽懂。作為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的一把手,他的工作就是為中國老百姓的健康奔波忙碌著,從預防艾滋病到交通意外,特別是控煙行動,樂此不疲。施大爺說,行動永遠比語言更有力量。
為了實現無煙北京,施大爺卯足了勁兒。從親自參與策劃控煙條例的造勢宣傳,到親筆給國家和北京市領導寫信建言獻策;從出席國內外各種新聞發布會,到親自登上海報和人形立牌為北京搖旗助威。施大爺為咱北京控煙可是功不可沒。
對了,還記得2015年的世界無煙日上,咱鳥巢上掛了6面巨幅禁煙標志嗎?一個標志就有五層樓高,隔著八里地就能看見,來來往往的行人都會駐足觀看。這個點子,起初就是施大爺提出來的呢!看看他的高興勁兒!
這不,一聽說北京市正在招募控煙志愿者,施大爺立即毛遂自薦,對授予的“北京市控煙志愿者”胸牌愛不釋手。在他的帶領下世衛組織代表處的同事都報名加入北京控煙協會的志愿團隊,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城市控煙 立法研討會上他始終身穿藍色的志愿者馬甲。施大爺常說,他的中國夢,就是能看見無煙中國早日實現。而無煙北京成就了他實現夢想的地方!
2016年,施賀德因為無煙北京建設貢獻巨大,被評選為當年的北京榜樣。不久他被調回日內瓦總部,升任世衛組織辦公廳主任兼總干事助理,相當于第三把手奔波忙碌、卓有成效。兩年前,他退休了,他又自愿回到了北京,在德國大使館擔任了德國全球健康特使,繼續為人類健康貢獻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