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僅是一種不健康、不文明的行為習慣,也是對周圍環境和人群的一種危害。近年來,梅州市多措并舉,持續加強公共場所控煙禁煙工作,努力營造無煙環境。近日,記者走訪梅城多個公共區域發現,公共場所吸煙的現象已經明顯減少,公眾的禁煙意識和自律性在不斷增強。不過,仍有個別市民無視規定,在公共場所“吞云吐霧”。
近日,記者先后來到五洲城汽車站、中國客家博物館、江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地,發現這些地方均在醒目位置張貼有“禁止吸煙”的相關標識,整體環境干凈整潔。江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衛生服務中心常態化開展禁煙宣傳工作,并設置了無煙區和吸煙區,大部分市民都能自覺遵守管理規定。在五洲城汽車站,記者看到車站墻壁上張貼有多處“嚴禁吸煙”的標識,站內停車場未見煙頭。不過,有3名在車站門口候客的摩的師傅卻邊吸煙邊聊天,周圍地面被扔了一些煙頭。
商超、公園是人員聚集場所,也是控煙禁煙的重點區域。在客都匯商業文化廣場、萬達廣場的樓層指引牌、欄桿、電梯、衛生間等多處可見禁煙警示標識,室內未見吸煙情況,而萬達廣場金街的地面上則有零星煙頭。一名在金街清掃的衛生工作人員表示,如今吸煙情況比以往少了很多,看到有人吸煙會主動上前勸阻,絕大部分人都會配合。在客家公園、劍英公園,記者走訪未見有人員吸煙情況,而在文化公園則有幾位市民坐在休閑長廊抽煙打牌,周圍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煙草味。此外,在走訪途中,記者在金燕大道看到有個別車主等候綠燈時打開車窗吸煙,在梅水路還有個別市民邊騎共享單車邊抽煙。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市持續加大對控煙工作的宣傳、教育、監督、管理力度,積極加強公共場所的控煙警示宣傳,按照公共場所禁煙要求,通過設置禁煙標識和禁煙警示牌等形式營造良好的社會控煙氛圍,規范設置吸煙區和相關指引。同時,以每年“世界無煙日”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宣傳活動,引導群眾深刻認識煙草對生態環境的威脅及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強化無煙意識,樹立拒絕傳統煙草產品和電子煙的健康理念。目前,我市醫療衛生機構、學校等無煙單位創建成效明顯,政府機關、主要窗口單位、主要公共場所已實施禁煙,公共場所、辦公場所禁煙已成為絕大多數市民的共識,公共場所的吸煙現象大為減少。在此呼吁廣大市民,踐行健康生活理念,自覺遠離、拒絕吸煙和二手煙,共同創造無煙環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