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馬來西亞政府將煙草產品和吸煙控制法案發回議會特別委員會進行進一步審查。
該委員會將研究監管傳統香煙以及電子煙等煙草替代品的方法。
考慮到電子煙在馬來西亞越來越受歡迎,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政府還可以向其他國家學習如何監管電子煙。
電子煙在青少年中的流行迫使一些國家對電子煙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實施嚴格的執法。
相關鏈接:
澳大利亞針對大型煙草公司打擊電子煙
泰國、新加坡、印度、伊朗、臺灣、巴西和阿根廷已經禁止了電子煙。攜帶電子煙入境的游客會被處以巨額罰款。但是禁令總是有效嗎?不一定。
盡管沙特阿拉伯發布了一項禁止使用煙草產品的法令,但其黑市上的香煙和水煙產品的價格估計上漲了300%。
沙特商業和投資部于2015年9月正式禁止銷售電子煙或電子煙產品。然而,沒有明確的法律禁止電子煙。
今年5月,沙特公共投資基金轉而成立了Badael公司,在年底前在沙特開發和生產無煙草尼古丁輸送產品。
到2032年,Badael的產品預計將幫助近100萬人(占所有吸煙者的25%)戒煙。
中國和美國的一些州已經禁止使用泡泡糖和水果等會吸引未成年人的調味電子煙。
中國還禁止電子商務網站和直播平臺上的電子煙銷售,這些被認為是對未成年人的誘惑。盡管有禁令,未成年人仍然可以接觸到電子煙。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鼓勵傳統煙民在“戒煙交換”計劃下換一種不那么致命的習慣。吸煙者獲得了電子煙設備入門工具包和幫助他們戒煙的支持。
英國還為孕婦轉向電子煙提供財政激勵和臨床支持。日本首相里希·蘇納克表示,政府將組建一個“非法電子煙執法小組”,突擊搜查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電子煙商店。
丹麥、瑞典、挪威和芬蘭允許銷售電子煙,但他們嚴格監管電子煙,禁止電子煙做廣告。另一方面,韓國對電子煙產品征收高額稅收,但這并沒有阻止韓國年輕人吸電子煙。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正計劃禁止一次性電子煙,盡管在澳大利亞,電子煙僅限于藥店銷售,只有憑處方才能購買。
澳大利亞當局仍然堅持認為電子煙是吸煙者戒煙的工具。
菲律賓是亞洲第一個頒布法律區分可燃煙草制品與不燃燒煙草制品,即汽化尼古丁和非汽化尼古丁產品的國家。
《蒸發尼古丁和非尼古丁產品管理法》允許菲律賓政府對電子煙產品的進口、銷售、制造、包裝、分銷和使用進行監管。
馬尼拉要求電子煙制造商向當局注冊,并禁止在該國銷售各種口味的彩色包裝。電子煙和電子煙商店不得在距離學校100米的范圍內經營。
歸根結底,在防止年輕人染上這種壞習慣方面,全球監管正變得越來越無效。
政府、媒體和民間社會的精力應該更好地用于教育和提供有關電子煙危害的事實信息,而不是采取禁令等懲罰性措施。
(岑品品編譯自nst.com.my)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