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控煙行動提出創(chuàng)建無煙家庭,勸導家庭成員不吸煙或主動戒煙,教育未成年人不吸煙,讓家人免受二手煙危害。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推進《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控煙行動實施,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與全國婦聯(lián)、中國計劃生育協(xié)會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倡導無煙家庭建設的通知》,共同倡導各地開展無煙家庭建設,營造健康文明的無煙家庭環(huán)境。
日常控煙宣傳工作中,經常能夠聽到人們講述自己或家人的戒煙故事,無論是成功或失敗的案例經常能聽到“家人監(jiān)督戒煙”、“為戒煙與家人發(fā)生爭吵”、“想戒煙沒人支持”、“被他人影響導致戒煙失敗”之類的話題。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觀念、情緒、判斷、態(tài)度影響的心理特點。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無法避免的心理現象。
那么該如何巧用心理暗示,引導家人戒煙,創(chuàng)建無煙家庭?
環(huán)境暗示——控煙知識,觸手可及
首先,當吸煙者處于干凈整潔的家庭環(huán)境中時,他們會不由自主地更加堅定戒煙的決心。其次,今年3月1日《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貫徹實施十三周年和5月31日第36個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中,嘉定區(qū)工業(yè)區(qū)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通過分發(fā)宣傳資料的方式向居民們傳遞健康知識。其中名為《吸煙的危害》、《遠離煙草珍惜生命》的兩種資料,通過文字和圖片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示吸煙的危害。居民們將收集到的控煙宣傳資料放置在吸煙者經常吸煙的位置,可以時刻提醒戒煙者復吸的危害;如果家中有小朋友,也可以鼓勵小朋友創(chuàng)作控煙相關的繪畫作品或者工藝品,放置在顯眼的位置如墻壁、茶幾等。
語言暗示——少用否定,多用肯定
正向暗示語言指的是使用含蓄的、有針對性的語言,通過間接的方式對人的心理以及行為進行誘導,從而使其能夠產生積極的、向上的、健康的心理效應治療干預方法。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當您正處于戒煙痛苦中,可將自我暗示“我忍不住,我恐怕要戒不了煙”變?yōu)椤皠e人行,我也行”。家人需注意聲音柔和向戒煙者傳遞正性暗示內容:“你一定能行”,而不是“你真沒用,煙都戒不了”。否則強烈的心理暗示也許會讓戒煙者破罐子破摔。
行為暗示——效果顯著,無副作用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同伴效應是個體對周圍人一系列行為模仿的結果。當家里有兩個及以上的人吸煙時,行為暗示就相當重要。許多戒煙者也會選擇加入戒煙小組或者尋找戒煙伙伴,當戒煙者看到身邊的人戒煙成功,他們的大腦會自動模仿這種行為,產生同樣的神經活動模式,從而激發(fā)自己的戒煙決心。
綜上所述,善用平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各種暗示,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習慣,相反,生活中一個小小的動作,一個眼神,一個聲音,也能導致戒煙失敗。所以,請幫助家人戒煙,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習慣,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