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廬豐三豐煙區產業綜合體的田地里,嫩綠的煙葉精神煥發,展現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機。
上杭縣廬豐三豐煙區產業綜合體位于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廬豐畬族鄉,“三豐”是該鄉的豐濟、豐康、豐樂三個行政村,規劃煙葉種植面積2800畝。上杭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局長、經理王鑫指出:“三豐煙區產業綜合體圍繞‘產業融合發展’主題,立足上杭煙業產業實際,通過做精做強煙葉主業、做細做活主導產業、做全做實配套產業,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優勢區,形成特色鮮明、產業突出的發展格局。”
為構建上杭煙草新發展格局,上杭分公司進一步探索產業融合發展之路,打造三豐煙區產業綜合體,推動煙葉核心產業降本增效,推動煙后優質稻主導產業向產供銷一體化拓展,逐步壯大煙葉配套產業,促進煙葉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煙農持續增產增收。
“四位一體”,夯實煙區發展基礎
據不完全統計,三豐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工作自2020年啟動以來,煙葉種植面積為2850畝,涉及煙農295戶,煙葉收購量7767.37擔,煙葉收入4600元/畝,上等煙比例78%。初步實現百分百機械耕翻整地、起壟和水肥一體機施肥,病蟲防治率達到87%,減工降本100元/畝,煙農增收300元/畝以上;煙后優質稻面積2500畝,產值2000元/畝,煙農增收200元/畝以上。
上杭分公司副經理高友峰說,在創建煙區產業綜合體過程中,按照“做精做強煙葉主業、做細做活主導產業、做全做實輔助產業”的發展理念,始終堅持“一體化發展模式、一體組織管理、一體政策支持、一體服務支撐”的“四位一體”措施,一步步夯實煙區發展基礎。現如今,煙區產業綜合體擁有標準化育苗棚95座、密集烤房單元199座、專業化烘烤師85名、育苗專業隊30家、機械專業隊5家,農機92臺,依托“紅古田”品牌建設,打造“都瑞康優質米”“畬香優質米”精品。
據統計,煙區產業綜合體先后投入補貼262.14萬元,開展烤房技改建設,村民委員會集中流轉土地2350畝,合作社統一流轉土地450畝,高標準煙田基礎設施建設2321.82畝,進一步完善提高了煙區產業綜合體的服務功能和承載能力。
“四項要求”,提升煙區產業綜合體市場競爭實力
按照“煙后種植、標準生產、標準加工、確保質量”的總體要求,以“煙葉+煙后稻”為主導產業,實現上半年種植煙葉,下半年開展優質稻生產,延伸水稻的下游產業鏈,通過“定區域、定農戶、定品種、定田塊、定技術標準、定收購標準”和“統一加工、統一包裝、統一倉儲、統一定價、統一品牌”等措施,打造稻米精品,創建特色品牌,提升稻米產品知名度,形成“以煙帶稻、以稻促煙”的發展模式。
同時由煙草公司牽頭,煙農合作社、米業公司和海晟連鎖公司協作平臺管理,建立通暢的平臺溝通交流渠道,做細做活煙后優質稻產業各環節管理,推進煙后優質稻產供銷一體化運作。同時依托多渠道銷售網絡做細做活產品的開發銷售,不斷發展壯大煙后優質稻產業。
“配套與輔助”,助力煙區產業綜合體提質增效
配套產業服務于核心產業和主導產業,是產業綜合體提高機械化耕作比重和減工降本不可或缺的補充產業。配套產業以專業化服務和煙田綠色環保產業為主攻方向,不斷提升專業化服務的組織程度和服務范圍,不斷擴大煙田廢棄植株殘體處理面積,不斷加強綠色環保作業種類和面積。
根據市場需求,在主導產業煙后優質稻種植之外,若有其余輔助產業有市場有需求,與煙后優質稻產業對比效益占優,且不妨礙整個產業綜合體綜合效益的情況下酌情開展。
據了解,三豐煙區產業綜合體圍繞煙葉和優質稻兩大主導產業,實施“生產+加工+品牌+綠色+社會化服務+利益聯結”全產業鏈發展,上杭清香型煙葉品質在行業內知名度持續提升,去年實現煙葉產值達1208.4萬元、優質稻產值達808萬元,實現了農業持續增效和農民快速增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