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烤煙移栽節令在即,為徹底解決玉龍縣近5萬畝烤煙前作收割進度緩慢影響移栽節令這一突出難點,云南玉龍縣煙草分公司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深入調研這一難點結癥,指導合作社在全縣范圍內組織外來收割機(麥客)搶收促移栽,做到統一組織、統一標準、統一價格、統一調度,既實現了前作快速集中收割保障烤煙移栽節令,又達到了減工降本的目的,切切實實地為煙農辦了實事,解了難題。
據調研發現,近年來玉龍縣核心煙區大力推廣種植前作啤飼大麥近5萬畝,四月下旬的大麥收割節令與五月上中旬的烤煙移栽節令形成了完美的前后作銜接,既解決了原有前作種植收獲周期長與烤煙移栽節令的矛盾,又增加了當地農戶的收入。但隨之而來的當地收割業主無序競爭、驅趕外地收割機、收割價格居高不下等現象,導致前作大麥收割成本高、收割質量差、延時收割等問題,直接影響了烤煙最佳節令移載。
為切實解決烤煙前作收割這個“老大難”問題,縣煙草公司充分深入基層,積極與地方政府、村委會、煙農、非煙農戶、本地收割機主、外來“麥客”了解情況,傾聽基層群眾真實聲音,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動煙區合作社的力量,引導組建了專業化機收隊伍,制定了集《金沙江沿線專業化機收收費標準定價機制》《煙田大麥前作收割技術標準》《合作社專業化機收隊伍工作組織模式》等為一體的煙田前作機收制度體系,形成了區域市場開放、定價指導合理、農戶廣泛受益、組織有序高效的前作收割環境。
一是統一組織,打破了地方壟斷,開放了區域市場。針對前作收割地方保護嚴重的區域,縣煙草公司緊緊依靠地方政府、村委會,開展本地收割機主和農戶的思想統一工作,實現了大麥前作收割從大面封閉到全面開放的轉變。當前,由合作社組織的來自全國各地、包含本地的收割機都可以在全區域開展大麥收割作業,2021年合作社聯系就位了200余臺套大型收割機,確保了收購進度。
二是統一價格,制定區域收割作業市場指導價,縮小收費差距。通過由合作社組織,政府、農戶、收割機主等廣泛參與的指導定價相關會議,制定了區域前作收割市場指導價。機主根據交通條件、作業條件,在指導價基礎上與雇主協商進行浮動,收費更加公平、合理、透明。2021年,通過指導定價工作,大麥收割平均指導價為95元/畝,而這之前是130元/畝。
三是統一標準,制定煙田大麥前作收割技術標準,更好地為烤煙大田移栽和煙區桔稈還田工作服務。通過實地示范的方式,合作社組織煙農、收割機主共同確定了烤煙前作大麥收割留茬高度為12cm以內,桔稈出桿尺寸為20-40cm的技術標準,實現了后續烤煙移栽秸稈還田工作的高效協調。
四是統一調度,開展合作社機收專業化服務,收割機的調配更加科學高效。統一組織外來“麥客”、本地收割機到合作社報備電話、機型,并通過二維碼入群,加入合作社專業化機收隊伍。合作社根據不同區域大麥成熟情況和已下田機器數量,向機主提供作業信息,向煙農推薦臨近機主,實現了收割機的有序高效調動,避免了扎堆、空檔、白跑等情況。
“我家種起20畝大麥,這些田收完后都是要拿來種烤煙的。以前本地收割機又少又貴,經常聯系不到,5月7、8號還收不完。眼看烤煙最佳移栽節令就要過了,我心里急啊!現在好了,合作社老早就在群里發布了附近閑置的收割機信息,我自己聯系過來,不到一天就收完了!”家住黎明鄉中興村諸葛嶺的煙農王世楊指著收割完的農田高興地說。
“以前我請本地收割機收一畝大麥要130多元,有時候花150元都請不到,今年由合作社組織,我們這一壩統一定價為95元,平均每畝節約了30多元。我家今年10幾畝大麥收割只花了一千多點,比以前節省了將近一半。” 巨甸鎮金河村白蓮二組的煙農和振康興奮地算著帳。
據悉,玉龍縣近5萬畝烤煙前作大麥種植區域,2021年依托合作社集中組織開展專業化收割服務,平均每畝可節約35元,共為煙農節約收割成本175萬元左右;前作收割作業時間也從原來的25天縮短到了13天左右,有效地保障了烤煙最佳移栽節令,得到了廣大農戶的廣泛好評。
此次集中開展烤煙前作專業化收割服務,是玉龍縣煙草公司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黨史學習教育具體要求,結合實際,通過辦實事、解難題,為煙農和零售戶解決一批“兩煙”生產經營中的痛點、難點問題的一環。下步,玉龍縣煙草公司將持續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煩心事,真正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推向深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