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慶奉節縣云霧土家族鄉碼頭村東廂烤煙種植帶,烤煙和白肋煙進入豐收期,村民們正忙著采摘。
據了解,云霧土家族鄉是重慶直轄后最早成立的土家族鄉,地處奉節縣西南角,距奉節縣城120公里,全鄉幅員80.99平方公里,全鄉耕地面積11200畝,林地面積110800畝,森林覆蓋率92%,土地肥沃,含硒成分高;最低海拔920米,最高海拔2123米,氣候晝夜溫差大,雨量充沛;多冰霜雪霧,無霜期在200天左右,地處中亞熱帶暖濕東南季風氣候區,夏季氣溫一般在25℃~30℃,經檢驗,該鄉碼頭村特別適合種植烤煙。
“今年收獲期到了,又是一個豐收年。”看著自家田園成熟的煙葉,碼頭村村民申學明露出滿臉笑容。
今年56歲的申學明是碼頭村支部書記,前幾年一直種植傳統經濟作物,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種植效益越來越不佳。再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烤煙,和煙草公司達成協議,前些年試種8畝左右,因云霧鄉特殊的地理位置,產出的烤煙質量不錯,于是發動群眾一起種植。今年申學明已種植烤煙60畝。
“自己富不算富,作為一個村的支部書記,發動群眾富才是真的富”。采取“公司 致富帶頭人 農戶”的模式,通過集中輪訓、專題培訓,一大批有想法、有能力、有作為的群眾分別種植起烤煙,烤煙成為了全村的支柱產業。今年,全村種植了煙葉1760畝,預計收入440萬元,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
然而,勤奮的村民陳遠河開始思量著轉變種植方式提高收入水平。“土質比較好、烤煙煙葉大、產量高,把家里種植玉米的土地綜合利用起來種植烤煙呢?”抱著這樣的想法,脫貧戶陳遠河在村支部的引導下,由原來的種植烤煙5畝,增加到現在的30畝。
“烤煙對我們村來說比種植玉米強,而且鄉黨委政府在每個烤煙種植地區修建烤房,建立了煙葉利益連接機制“五統一貼一保”,讓我們種植有保障,今年我就種40畝。現在成為我增收致富的產業,每畝純利潤2500元,40畝就有10萬元了,”脫貧戶謝先明笑著說。
申學明、謝先明只是云霧鄉產業發展受益戶之一。據悉,2016年以來,云霧鄉黨委政府堅持脫貧攻堅總攬,圍繞“4 3 X”的特色產業體系,立足“小規模、多品種、高品質、好價錢”要求,調整產業結構,改變玉米、土豆、大豆等傳統種植方式,推動建設一戶一個標準園,打造一人一畝高效田,種植煙葉2500余畝,實現收入625萬元,帶動全鄉135戶群眾長期增收致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