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收購方式好呀!讓我們節省了分級人工費。專業化分級隊隊員比我們自己分得好、分得純,能幫我們把好煙分出來,煙葉價格就上去了。我今年種了19畝煙葉、去年種了23畝煙葉,但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多了6000元呢!”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田心煙葉收購站,交售完煙葉的煙農鐘水茍喜笑顏開。
鐘水茍口中的這種收購方式指的是專業化分級散葉收購(簡稱“專分散收”)。近年來,宜春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緊緊圍繞“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目標,全面推進專業化分級散葉收購工作,組建了專業化分級隊伍,優化了分級組織模式,為煙農提供更精準、更優質、更專業、更高效的服務。
開展專業培訓
技能水平提升快
“我種了好幾年煙葉了,前幾年最怕的就是煙葉分級。記得2017年,我眼看著家里烘烤的煙葉堆成小山了,但是煙葉分級的人手不夠。后來總算從福建聯系來幾個煙葉分級工,她們分1公斤煙葉要收1.8元。這兩年,煙草公司組織我們學習煙葉分級技術,我和家里人都學會了。烘烤的時候,基本上出一爐我們就能分一爐。現在,村里有很多人都會分煙。我們忙不過來的時候,從村里請人也方便。”近日,在田心鎮仇湖村,煙農黃小鵬對筆者介紹道。
黃小鵬話音未落,一名身穿印有“佳盛種養專業化合作社專業化分級服務隊”字樣衣服的女同志湊過來笑著說:“我是黃小鵬的老婆。我通過了考核,成為專業化分級服務隊的一員。煙葉收購期間,合作社組織我們為煙農分煙。我每天可以掙150元錢。去年收購期間,我用兩個月的時間掙了8000多元錢呢!”
宜春市上高縣種煙歷史不長,煙農技術水平與老煙區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煙葉分級環節。當地一些煙農曾認為煙葉分級是件“神秘”的事,不敢嘗試去學。“我們學不會呀,技術要求太高了!”“不種五六年煙,能學會分級嗎?”這是前幾年當地一些煙農的觀念。那時,每年煙葉烘烤后,當地都要從老煙區引進大量分級工。
近年來,宜春市局(公司)與上高縣局(分公司)面向當地煙農開展了不同范圍、不同形式的煙葉分級技能培訓:在全縣開展集中理論培訓,在鄉(鎮)開展實操培訓,煙站組織技能培訓與考核,煙技員進村入戶進行一對一指導。目前,已培養分級人員360 余人,并且組建了一支80余人的專業化分級隊伍,能充分滿足當地煙葉生產需要。
提高煙葉純度
煙農賣煙收入高
宜春市局(公司)積極探索推廣“專分散收”模式,在煙農對煙葉去青去雜、分清好中差的基礎上,由合作社組織開展專業化分級,進一步分清各部位煙葉,并由質管員檢驗,主檢定級收購,通過多級純度復檢,確保收購煙葉的等級純度。
相比傳統散戶分級、把煙收購模式,專業化分級散葉收購模式使當地煙葉等級純度提高了8.2%、上等煙比例提高了9.2%、煙葉等級合格率提高了3.1%,為煙農增收提供了保障。
上高縣局(分公司)煙葉收購總檢張勇江說:“純度是決定煙葉質量的關鍵之一。通過專業化分級能大幅提高煙葉純度,有助于實現‘高純低限’的目標,提升上等煙比例,進而提高收購均價,惠及廣大煙農。”
“如果一筐煙葉純度不高,會減損煙農收入。現在,通過專業化分級,煙葉等級純度明顯提升,煙農收入也水漲船高。”張勇江說。
對于“專分散收”帶來的好處,鎮渡鄉井頭村煙農朱冬生深有體會:“今年我種了18.6畝煙葉,賣了7.9萬元,均價30.2元/公斤,平均每畝收入4200多元。這是我種煙以來效益最好的一年。”
節省人工投入
分級成本直線降
“現在煙葉分級簡單了呀,不需要扎把了。”“之前每到分級的時候就發愁,現在不發愁了!”提起“專分散收”,煙農們贊不絕口。
傳統的煙葉分級收購模式需要分清煙葉質量、扎成小把,收購過程中甩把定級。因為沒有后期專業化分級兜底保障,對煙農初分質量的要求較高。宜春發展煙葉種植產業頭幾年,本地分級工數量較少,許多煙農要聯系外地老煙區的分級工,分級成本較高。傳統收購模式要求15~20片質量相同的煙葉扎成一把。“散葉收購”不需要扎把,節約了分級用工成本,提高了分級效率。
“專分散收”不僅降低了煙農用工成本、提升了煙農種煙效益,而且在確保煙葉純度、提高煙葉等級合格率、提升煙葉質量和工業可用性方面發揮了大作用,煙農獲得感與工業滿意度都得到了提升。
下一步,宜春市局(公司)將持續瞄準“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目標,進一步做精、做細、做優“專分散收”工作,為煙區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