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煙葉烘烤期間,在四川省德昌縣煙區,活躍著一群穿著藍色服裝的“1+N”烘烤指導員。他們穿梭在煙田與烤房間,簽到打卡,指導煙農采煙、抱煙、運煙。
煙葉烘烤技術服務也要“簽到打卡”?帶著一絲疑問和好奇,筆者到當地煙區一探究竟。
“煙葉烘烤技術服務‘簽到打卡’,指的都是‘1+N’專業化烘烤服務隊員在為煙農提供指導服務后,在固定位置的‘1+N’隊員煙農烘烤指導服務記錄卡簽字打卡。”正在給煙農烤房群上張貼“1+N”隊員煙農烘烤指導服務記錄卡的德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德州煙站網格技術員蔡硯品介紹說。
為啥要把這個記錄卡張貼在烤房上?能起到啥作用? “這是監督‘1+N’烘烤隊員服務煙農烘烤的有效手段之一。該記錄卡粘貼在煙農烤房的墻壁上,目的是為了讓‘1+N’烘烤隊員必須親臨現場對煙農進行指導,每指導一次才能記錄打卡一次,并留存一張包含煙農、烘烤指導記錄卡、服務時間的影像資料。”蔡硯品解釋說。
在王所烘烤工場內,筆者見到了正往烤房內裝填煙葉的種煙大戶苗清平。提及煙葉烘烤員“簽到打卡”這個做法時,苗清平說:“完全支持、一百個滿意。”
對于昌州街道辦的老煙農苗清平來說,種煙采煙雖不是難事,但在煙葉烘烤溫濕度的把控上,卻是個技術活。 “你這個煙葉水分有點大,在變黃后期到定色前期這個階段,濕球溫度調低1-2度就可以了,你的下調幅度太大了,還可以再高一些。”在王所烘烤工場的烤房群里,“1+N”烘烤指導員李發富和網格員羅美全正在指導煙農苗清平在設置烘烤工藝曲線。
?“1+N”專業化烘烤是由德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主導,委托煙農合作社開展的技術幫扶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田間管理、烘烤準備、煙葉采收、編桿裝炕、科學烘烤及烤后煙葉保管等內容,目的是幫助煙農降低煙葉烘烤損失,提升煙農烘烤效益。
對于今年的“1+N”烘烤服務質量,苗清平贊不絕口:“我種了 100 畝煙,全家只有兩個勞力,每到煙葉采烤期,忙得不亦樂乎。過去算不清賬,把爛葉煙好煙一起采回來,混裝烘烤,結果給分級增加了負擔,雇幾個人都忙不過來。現在好了,有了‘1+N’隊員的采編烤一條龍服務,省工又省錢。”
苗清平一邊說一邊打開手機向筆者展示近兩年烘烤第一、二炕煙的圖片。筆者看到,今年烘烤出來的煙葉相比去年,含青煙少了、掛灰煙少了。今年,在全縣推行煙葉烘烤“1+N”專業烘烤服務并非作秀,而是促進煙農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舉措。
據了解,德昌縣“1+N”專業化服務3.5萬畝,占種植面積的74.46%,預計通過對“1+N”烘烤隊員實行簽到打卡式管理,全縣烘烤損失較往年可降低3-5個百分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