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地處金沙江畔的四川省會東縣今年又是一個“好年景”。
2021年,會東縣種植煙葉27.8萬畝,收購煙葉80.77萬擔。這一年,全縣實現煙葉產量、煙農售煙收入、戶均售煙收入、畝均收入等方面的增長,這也是會東煙葉收購量首次突破80萬擔的一年。全縣1.68萬戶煙農售煙收入達13.68億元,同比增長3.02億元,戶均售煙收入8.13萬元。
會東的煙葉生產,為地方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注入了強勁活力,也翻開了會東煙葉高質量發展新的篇章。
為穩定煙葉產區,會東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通過調研發現,當地老齡化煙農居多,逐年退出了農業勞動。同時,軟籽石榴、藍莓等經濟作物迅猛發展,部分區域煙農可替代產業增多。為此,會東縣局(分公司)把穩定規模作為第一要務,在“穩”字上下足功夫。
會東縣局(分公司)領導班子和機關干部職工人均分配3~5戶聯系戶,每季度對聯系煙農開展一次走訪活動;煙站煙技員每人每月走訪煙農10戶,做實“與煙農交心談心、宣傳行業政策、了解煙農需求”三件事,用實際行動貼近“鐵桿”煙農,拉回“搖擺”煙農。
全體員工通過電話、微信、群眾會、宣傳單等方式,在煙葉生產各階段,大力宣傳煙葉價格、物資款獎補、豐產煙葉收購及高純度下限收購等利好政策;通過建立煙農數據庫,了解農戶家庭人口、勞動力、收入、土地、基礎設施、種煙意愿、需求等情況,進一步摸清產業發展家底。
他們還從減工降本入手,增加煙農種植效益。推廣膜下小苗移栽技術7萬畝,為煙農節約成本133萬元,計劃再用3年時間,實現膜下小苗移栽面積80%以上;在山地煙實用小農機研發推廣方面進行有益探索,機耕起壟比例達到90%以上,進一步減輕了煙農負擔。
民權村的資深煙農孫發兵種煙已經20個多個年頭了。
作為煙區轉移的直接受益者,孫發兵近幾年逐年增加了種煙面積。2020年,孫發兵種煙30畝,年收入12萬元以上,占家庭總收入的90%。家里還養了幾十只黑山羊,通過實施“煙—草—畜”種養業循環發展模式,孫發兵實現了多途徑增收。
一家6口人,父母身體硬朗,老兩口還能幫著孫發兵夫妻一起管理煙葉,這讓孫發兵的底氣更足了。2021年,孫發兵鉚足干勁承包了土地,申請68畝煙葉種植計劃。
“去年在縣城花了近60萬元全款買了一套商品房,計劃著今年好好種,把裝修錢掙齊了”。對生活有向往的人,每一步都走得篤定而踏實。兩個孩子在縣城上中學,孫發兵就把房子買在了學校附近,籌劃著房子裝修好了,能時常去陪陪孩子。
“忙的時候就請幾個勞動力,今年種煙收入近38萬,除去人工、物資等成本,純收入應該有16萬以上。”孫發兵說。
通過產業帶動煙農持續增收,民權村成為煙葉產業“穩規模、穩增收”的重要陣地之一。2021年,民權村煙農種煙收入達1877.33萬元,戶均收入11.52萬元。民權村的煙農,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