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舞陽有著悠久的煙葉種植歷史,肥沃的土壤和適宜的氣候有利于煙葉生長。而煙葉種植可以有力地促進“農業強、鄉村美、農民富”,有利于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近五年來該縣實現煙農總收入1.1357億元,煙草部門投入補貼2387.97萬元,上繳地方稅收9000多萬元,對鄉村振興有著很大的貢獻。
“煙草是農業,煙田在農村,種植靠農民。” 煙葉生產與“三農”工作息息相關,煙草種植有利于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為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煙葉產業,促進鄉村振興,就要破解煙葉產業發展不穩定,煙農種煙積極性不高,隊伍年齡老化,種植計劃落實難度較大的難題;就要破解基本煙田保護不力,優質煙田流失、煙田碎片化的難題;就要破解煙葉規模調控能力弱,應對自然災害能力不強,種植收購計劃難以保障,供給能力不穩定的難題;就要破解煙葉生產、收購中影響質量信譽的各類問題,打造舞陽煙葉名牌,推動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對此,該縣煙草部門提出“1111” + “255”工作思路,一門心思為地方服務,讓煙農多掙錢,增加地方財政收入,促進鄉村振興。4個1是指:認準一個硬道理——讓煙農掙錢;秉承一個宗旨——全心全意服務煙農;打造一個品牌——“好煙葉,舞陽造”;建設一個基金——金葉基金,探索建立煙農保障體系;“255” 指:實現兩個突破——煙葉規模和質量雙突破;做到五個好——種好煙、收好煙、賣好煙、提升好品質、樹立好口碑;達到五個滿意——煙農滿意、政府滿意、工業滿意、上級滿意、干部職工滿意。為此,將從以下幾方面努力,實現煙葉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實施規模帶動,拓展種植面積。以重點發展萬擔鄉、千畝村為抓手實施規模帶動,著力打造核心區域,推進資源集中配置、發揮煙葉規模競爭優勢,以一個核心示范鄉——保和鄉、4個重點種煙鄉鎮——太尉鎮、吳城鎮、姜店鄉、孟寨鎮,其他鄉鎮為潛力發展鄉鎮,推動煙葉規模化種植,以規模促效益,促進煙農增收,地方政府增稅,帶動鄉村振興。煙葉規模種植上建設農業產業強鎮、強鄉,現代農業產業園,把有規模的煙農經營戶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農場,以大帶小,實現雙贏。
保護基本煙田,穩定種植規模。把永久煙田建設和煙葉產業發展納入煙葉發展規劃,推動煙葉產業穩定發展,加強基本煙田保護;從支持鄉村振興的高度,把煙葉發展納入當地農業農村發展統一規劃,盡早推進永久煙田劃定。根據上級精神,結合舞陽實際,初步規劃到“十四五”末,植煙面積2萬畝以上,基本煙田規劃面積4萬畝以上,落實基本煙田保護制度,穩定煙葉種植規模,穩定規模效益,促進鄉村振興。
加大補貼投入,增加煙農收入。該縣煙草部門將積極協調上級有關部門,加大各項煙葉生產補貼投入,促進煙葉種植面積增加和煙葉總體收益提高,促進煙農致富。首先加大投入煙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在原有基礎上,再新建電烤房40座,投資360萬元,煙草行業補貼328萬元;煤改電炕房226座,投資1302.2萬元,煙草行業補貼531.1萬元。煙葉生產投入方面再加大補貼力度,2022年專用物資補貼預計110萬元,專業化服務補貼預計340萬元,合計預補貼450萬元。通過煙葉基礎設施、煙用物資等各種補貼,減少煙農投資,增加煙農收入,提高其種煙積極性,促進鄉村振興。
穩定煙農隊伍,實現規模效益。該縣從抓好煙農隊伍建設中穩定煙農隊伍、穩定煙葉生產,提高土地產出增值率,實現高產出、高效益,推動鄉村振興。煙草部門全心全意服務煙農,千方百計增加煙農收益,提高煙農獲得感。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措施,用足用好投入政策,提高煙葉生產水平,增加種煙收益,保護好煙農積極性;建立生產風險保障機制,落實政策性保險,探索商業保險,建立“金葉”風險基金,千方百計降低種煙風險;培育新型種植主體,開展職業煙農認定和管理,完善培育機制,吸引一批青年農民、返鄉創業者充實到煙農隊伍;為煙農配套意外傷害保險、子女上學獎勵等,增強其身份認同感,讓煙葉種植成為一個有競爭力、有吸引力的職業。煙農隊伍的增加,對穩定煙葉種植面積,提高煙農收入,促進鄉村振興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實施水源工程,解決煙田灌溉問題。積極爭取水源工程項目,改善煙區生產生活條件,煙草定額援建1.468億元的龍泉水源工程已基本完成,掃尾工作正有序推進。該項目建成后,不僅能保證區域煙田灌溉用水、解決17.39萬畝農田灌溉問題,還可以為該縣生態水系建設提供主要的水源供給,實現資源共享,更好地服務地方建設和鄉村振興。
通過實施規模帶動、保護基本煙田、加大投入補貼、穩定煙農隊伍、實施水源工程等措施的落實,預計在原有煙葉種植面積的基礎上,2022年新增煙葉種植面積2400畝,可使煙農增收1200萬元以上,上繳地方稅收增加400萬元左右,2023年在原有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再增加6000畝,煙農增收3000萬元左右,對農民致富、鄉村振興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