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推行的這種新型煙葉生產組織方式,不但可以增加村集體的收入,還能解決周邊閑置勞動力的就業,進一步助力煙農致富增收。”12月9日,在濰坊諸城市局(分公司)洛莊煙站召開的一場煙農交流會上,賈悅鎮牛耳官莊村黨支部書記王洪禮介紹道。
不久前,在諸城市局(分公司)的組織引導下,牛耳官莊村剛剛流轉了200多畝土地,接下來,該村將通過村辦合作社和煙農進行煙葉以及中草藥、小米等非煙作物種植,最終的種植收入將歸村集體和村民們所有。
牛耳官莊村采取的這種“村黨支部+合作社”煙葉種植模式是諸城市局(分公司)對“黨建+”實踐載體的創新與拓展,是為實現煙農增收、村集體增收、煙葉平穩發展而大力推廣的一項煙葉生產組織形式。
隨著煙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煙區各類特色產業的快速發展,煙葉持續發展、煙農持續增收面臨新的挑戰。為破解煙葉發展難題,諸城市局(分公司)近日抓住土地資源、種植主體和產業融合幾個關鍵點,創新推廣“村黨支部+合作社”煙葉種植模式,努力回答好“在哪里種煙、誰來種煙、如何種煙”的問題。
“村黨支部+合作社”煙葉種植模式搭建起一個由地方政府、村黨支部、村辦合作社和煙草公司多方參與的多元產業經營的綜合性平臺。政府牽頭,將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種煙村黨支部負責產業規劃、合作社領辦、資金協調、收益分配等事宜;村辦合作社作為經營主體,承擔土地流轉、生產組織、技術落實等具體業務;煙草公司作為服務主體,將借助“支部聯建”“煙站黨員專職包靠”“一村一策技術指導”等方式,為新型經營主體運營提供多方位保障。
產業融合是“村黨支部+合作社”煙葉種植模式的主要特征。諸城市局(分公司)結合煙區產業特點和市場需求,指導村辦合作社因地制宜選擇中藥材、紅薯、花生等利于保持土地養分平衡、對煙葉生長有益、經濟效益高的特色農作物與煙葉輪作,有效建立以煙葉為主、多元種植的耕作制度,實現多元農產品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精細化加工和品牌化營銷,建立起專業托管、作業標準、產出高效的產業運營模式。
為推進模式落地、保障生產經營,諸城市局(分公司)積極創新產業隊伍組建、專業化服務實施的手段措施,吸引參與土地流轉村民、村內閑散勞動力到村辦合作社務工,并加強煙葉及大農業作物生產技術培訓,組建一支相對穩固、業務精良的專業化隊伍,為種植主體提供“點單式”人力資源服務,解決煙區用工難、用工貴的問題。在機械化服務方面,諸城市局(分公司)主動聯合社會化服務組織搭建農機服務托管平臺,為新型種植主體在冬耕深翻、春耕春耙等大型機械作業環節提供高質高效的機械托管服務。
“‘村黨支部+合作社’煙葉種植模式是諸城市局(分公司)實現穩煙區、穩煙田、穩煙農的一條有效途徑,它將村黨支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合作社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在一起,激活了促進煙農致富增收、助推煙葉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諸城市局(分公司)黨委書記、局長、經理劉志剛堅定地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