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皖南鄉間的農田略顯蕭瑟,露出土地本來的質感。1月6日一大早,在安徽省宣城市楊柳鎮雙樂村煙農費禮云的田塊邊,安徽皖南煙葉有限責任公司煙農服務中心技術員吳強和金磊已經忙碌起來。只見吳強熟練地組裝好無人機的機身和機翼,連接好手機,按動遙控器界面的啟動按鈕,一架體積只有普通筆記本大小的無人機就輕盈飛起,瞬間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這是什么高科技產品?”正在田邊拿著鐵鍬清理田溝的費禮云看到起飛的無人機,好奇地問道。
“我們正在利用無人機進行場地試飛,依次開展大田二維、三維測繪。無人機將生成二維正射影像及三維傾斜影像,后期我們再通過相關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算田塊面積,生成三維模型。今天,我們就是專程來測繪您家新改造的高標準基本煙田的?!眳菑娔托慕忉尩?。
“原來我家每塊田面積不到1畝,農機掉頭頻繁,嚴重影響作業效率。煙草公司連續兩年進行高標準基本煙田建設,整治后田塊達到5畝左右,大大提高了機械化水平和生產效率???畝田面積究竟是多少平方米,還麻煩你們幫我測繪清楚呀!”費禮云高興地說。
“在您家田塊開展高標準煙田建設之前,我們就測繪過一次了,這是完工后的第二次測繪,我們會開展建設前后影像測繪,生成高標準煙田建設前后正射影像對比圖,核算田塊數,量取田塊長寬,核算出精準的畝數,為您開春后開展煙葉起壟移栽、機械化作業等提供依據?!苯鹄谘a充道。
2018年,皖南煙葉公司實施以“電子地圖為核心的信息化”,加快推進煙田、煙農和煙葉的現代化進程,啟動全區范圍內第一次電子地圖測繪,歷時3個月時間,繪制了27萬畝煙稻電子魚鱗圖。
量田測繪是個苦活累活,以前煙技員都是手持GPS定位儀,把采集的田塊畝數、地理位置和前茬作物信息等數據填寫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再將采集的數據錄入電腦系統中,不準確的地方手動標注并校正。這樣的方法速度慢、效率低,一天只能繪制一戶煙農的田塊信息。每年12月,還要根據煙農來年種煙面積、輪作等實際情況,大規模組織重新測繪,更新電子地圖。
為切實減少測繪工作量和難度,皖南煙葉公司煙農服務中心自2020年8月開始,探索實施無人機測繪工作。一方面,無人機測繪效率高,一般達200畝/小時以上,而且測繪為實時實景,辨識度高,可以長時間對感興趣的地區進行“凝視”性觀測;另一方面,無人機操作靈活,對環境要求低,甚至山區等環境復雜的田塊都能精準完成測繪任務。
截至1月10日,煙農服務中心已經完成62架次無人機測繪工作,測繪面積達到1.46萬畝,測繪田塊類型包括平整田、自然田、龍蝦田、藍莓田、煙壟后茬的玉米田等不同類型田塊。
“無人機測繪尚處于起步階段,今后我們還將探索煙田的一生測繪,選擇有代表性的核心煙農煙田,全程跟蹤拍攝煙葉生產大田生育期,建立煙田一生數字影像模式,把基本煙田數據牢牢地掌握在手中?!蓖钅蠠熑~公司總經理徐海清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