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煙葉收購剛剛結束,謝淑芳在煙田里清煙桿,動作麻利,一氣呵成。“煙桿得早點拔,不然容易病害傳播,影響下年生產。”謝淑芳說道。
“打工人”變成“老板”
謝淑芳早些年一直給同村的大戶煙農打工,因為忠厚老實,干活利索,她從一眾干活人中脫穎而出,成為“領活人”。“老板說了,領活人不用干活,只要把他們管好就行。但是我閑不住。”幾年下來,從育苗、移栽、除草、施肥、打頂抹杈、去除腳葉,一直到采收烘烤,謝淑芳全部“門清”。
“既然有這技術,為啥我不自己當‘老板’呢?”去年,謝淑芳有了自己種煙的想法。“我把這想法和咱大坪煙站高站長說了,他很支持我!”
2021年,謝淑芳和兒子在大坪鄉三圪垱村種了50畝煙葉。雖然先后遭遇了干旱和暴雨,但在煙站的幫助下,開展自救及時,最終收成不錯。年底一算賬,謝淑芳凈掙了十來萬元。“原來給別人打工,一年掙萬把塊錢。自己當了‘老板’就是好!”
女子也頂半邊天
“從栽煙到燒炕,全是我自己。”謝淑芳是遠近聞名的能干媳婦兒。老公常年在外打工,自己一個人在家照顧老小。
“種煙是個技術活,比如施肥,少了煙不長,多了煙炕不住,不能全靠雇人,還得自己上心。小活雇人干,大活自己干。”這是謝淑芳多年來總結出來的經驗。她說的大活是指施肥、烘烤這些種煙的關鍵環節。
謝淑芳特別擅長觀察、總結、算賬。談起近年來煙葉優化結構政策,她說:“剛開始煙站讓我們打掉不適用煙葉,很多煙農不理解,后來我算過一筆賬,比如下面的腳葉采收下來,烘烤、分揀完賣不上價錢,人工成本加上燃料成本根本劃不來,甚至還賠錢,所以現在我們掰煙的時候都自覺打掉這些不適用煙葉。”
談起這兩年煙草公司推廣的電烤房,謝淑芳又打起了“小算盤”:“傳統烤房有污染,24小時離不了人,而且今年煤價上漲,成本又高。東莊村今年剛改造了10座電烤房,我去看了,只要烘烤師設置好,就可以自動調節溫濕度,人都不用管,真方便!而且電烤房沒污染,成本又低,聽說明年還有改造計劃,這真是個好福利!”
對煙葉生產相關的每件事,謝淑芳都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女子們心細,種煙可一點不比男子差。”謝淑芳身上有種不服輸的倔勁兒。
子承母業接力干
謝淑芳的兒子韓豫鑫,今年25歲。畢業后進過廠,送過外賣,開過網店。
謝淑芳曾多次說服兒子和自己一起種煙,兒子都拒絕了。“現在地里的活年輕人都不想干,嫌臟嫌累。”兒子和她有個約定,兩年為期,如果在外面還沒有起色,就回來種煙。
2021年,韓豫鑫終于同意回來。第一年種煙,收成還不錯,這堅定了他干下去的信心。他和韓淑芳商量,明年打算把種植面積擴大到80畝。
“現在種煙不用咋操心,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烘烤都有煙站指導,比干其他強。”謝淑芳希望能夠有人傳承她的“事業”。“如果孩子能在外面干成事當然最好,但如果在外面干不下去,我希望把自己積攢下的經驗都傳給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