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新田縣陶嶺鎮劉河村上馬塘自然村,有一位連走路都十分不方便的殘疾人,他不僅能夠自食其力,他還每年都能給村民帶來20余萬元的勞務收入;近十多年來,每年還向國家交售200擔以上的煙葉;他以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贏得了附近村民的稱贊和尊重,他就是種糧、種煙大戶何三仔。
1962年,何三仔出生于貧困農民家庭,他命途多舛,幾歲的時候,脊髓灰質炎給他帶來終身殘疾,從此,他走起路來步履蹣跚,那時候,他多么希望能像小伙伴一樣上樹掏鳥窩,下水摸魚蝦。可他的腳隨著年紀增大而變形變小。
“殘疾不是自己要的,但如何過好生活自己要選擇,殘疾人一定要自強不息,才能贏得生活的眷顧。所以,我一直都在不停地打拼?!焙稳姓f。
生活中,何三仔每當遇到困難時都會常常提醒自己,自卑不能當飯吃,只有自信、自強不息才是唯一的出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他僅靠一臺手扶拖拉機和幾畝責任田養家糊口,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當看到大伙們外出務工,學技術、經商小有成就時,他有些急了,如何根據自己的情況走上致富路呢?
何三仔從2006年開始種煙,積累了烤煙種植經驗,對烤煙種植的各個環節的操作規程了解得一清二楚,為以后規模種植烤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之后,連續十多年每年種煙超過100多畝,2021年,他還通過對村里的部分拋荒地進行翻耕,加上煙稻輪作,共種早稻和晚稻200畝,成為附近有名的種植大戶。如今,何三仔家種植所需的各種設備齊全,擁有三臺起壟機、一臺收割機、一臺無人機,價值近40萬元,基本上實現機械化或半機械化操作。最多的時候請20人務工,一般請7-8人,讓在村里的貧困戶和閑散勞動力不出村也可以打工掙錢。
“他雖然是個殘疾人,但是他每年承包種150多畝烤煙,還有承包閑置田200多畝種糧食,一年產谷子20多萬斤,不光他自己收入好,而且給我們村民帶來每年差不多20萬元的勞務收入,還解決了村里的拋荒問題。就是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村民敬佩,都要給他一個大大的點贊!”劉何村總支部書記、村委主任何土石說。
種植大戶的示范帶動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一個身體殘疾的種植大戶更值得學習和欽佩。近年來,何三仔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發展,收獲了“殘疾人自強模范”“自力更生脫貧群眾”“鄉村技術能人”“優秀烤煙種植大戶”等榮譽。
陶嶺鎮黨委書記胡菁平說,“何三仔,他本身是個殘疾人,但是他身殘志堅,成了我們這里小有名氣的種植專家,他這種精神很值得大家學習,雖然是個殘疾人,帶頭承包種烤煙、種田,所以我們今年全鎮在他這種精神的鼓勵下,烤煙種植面積突破2千多畝?!?/p>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何三仔沒有華麗的名字,沒有豪言壯語,有的是強大的內心和不懈的追求。他深信:不經歷風雨,怎見彩虹,決心在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不負眾望,篤定前行,為共同走上富裕的道路貢獻自己的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