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煙農們輕松種煙、高效種煙,云南省保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近年來以煙草農業機械基地單元建設為抓手,積極探索機械種煙的發展道路。如今,煙草配套機械已成為當地煙農增收致富不可或缺的幫手。煙草農機的加入,讓老煙田煥發出新生機。
中耕管理“小神器”
中耕培土是煙葉生產田間管理作業的主要環節之一。保山市昌寧縣耈街彝族苗族鄉出產的煙葉一直頗受工業企業青睞,但由于山地面積占比較大,耕種難度高,煙農勞動強度大。長期以來,這里的中耕培土工作都是靠煙農一鋤頭一鋤頭完成的,費工費時,且存在溝不夠深、墑堆不規范等問題,影響煙葉的后期生長。
2017年,保山市局(公司)為煙農生產合作社配置了農業生產機械,尤其是培土機,機身小且輕便,不受地理條件限制,在大大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煙草配套的農業機械,讓我們種起煙來輕松了許多。以揭膜培土環節為例,過去我種15畝煙,揭膜培土需要6天左右,要用15個工,費用在1500元左右。現在租用煙草配套的培土機,我們夫妻倆5天就能完成揭膜培土工作,租金加上油錢,只需700多元。”當地煙農羅開禮這樣說。
圖為保山市昌寧縣耇街鄉達平村苗家煙農正在使用煙草配套培土機深耕培土。楊聰娟攝
在這個少數民族占80%的高寒山區,2021年,煙用裝盤播種機、臺式剪葉機、苗盤清洗機、育苗機械等各種煙草配套農機達到全覆蓋,為煙農減工降本12.58萬元;輪式拖拉機、鏵式犁、旋耕機、中耕培土機、自走式多功能機械覆蓋烤煙種植面積21370畝,全年為煙農減工降本127.5萬元。
輕松創收“大功臣”
對于保山市施甸縣姚關鎮陡坡村的布朗族鄉親來說,種植烤煙使他們甩掉了貧困的帽子,煙葉生產配套的農機又帶給他們新的創收機遇。
煙農李明東是一名受大家歡迎的機手。這兩年,他從合作社租用煙草配套設備進行耕種,由于操作技能熟練、效率高,每到農忙季節,忙完自家煙田,還可以到其他農戶家幫工,既節省了勞力和成本,又獲得了額外的收入。
“中耕管理期大概有半個月的時間,我能多掙2000多元!”李明東說。
圖為保山市施甸縣姚關鎮陡坡村布朗族機手李明東熟練地開著培機在煙田里勞作。楊聰娟攝
近年來,保山市局(公司)一直以合作社為配置主體,在煙葉生產各環節配置必備的農機具,努力提高煙葉生產機械化作業水平,實現煙葉生產減工降本。據統計,2013年至今,保山市局(公司)共投入補貼資金4500余萬元,建成8個煙草農業機械基地單元,服務烤煙種植面積17.6萬畝,受益農戶2.1萬戶。通過大力推行機械化作業,每畝烤煙平均減少用工3.8個,降低用工成本380元左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