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煙葉生產第一大國,常年種植煙草100多萬公頃,煙葉年產量達200多萬噸。
煙草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煙草區域化生產是穩定煙葉種植規模,發揮地區煙草生產優勢,實現煙草生產區域化、專業化生產的前提,是提高總體煙葉質量的重要途徑。
介于此,我國歷史上對煙葉種植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區劃——
1、第一次是在20世紀60年代,農業部門根據地域分布將我國分為六大煙區。
2、第二次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期,根據烤煙的生態適宜性對全國煙草種植適宜類型進行了區劃,將全國所有地區分類成最適宜區、適宜區、次適宜區和不適宜區四個類型,同時也進行了煙草種植區域劃分。
3、第三次是在2003年,由國家煙草專賣局組織牽頭,對全國21個煙葉產區進行了新一輪區劃。當下,我國已經形成了五大煙葉種植區,各區氣候、土壤不同,種植出的煙葉特色也各有不同。
我國煙葉種植分布廣泛
我國是世界煙葉生產第一大國,煙草是我國的重要經濟作物。在我國,煙草種植產區分布很廣,從中溫帶到亞熱帶地區,均有種植。
云貴高原、廣西、廣東、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重慶、山東、河南、陜西,再到高緯度的東北三省等產區,分別有煙葉出現。
其中,河南是我國最大的烤煙產區,產量占全國的1/3,許昌、南陽、周口、駐馬店等,都是優質煙葉產區。
全國共有五大煙葉種植區特色各異
當下全國共有五大煙葉種植產區,由于土壤、氣候的不同,各區的煙葉特征也有所不同。
1、西南煙草種植區
西南地區土地類型多樣,主要是土地、丘陵、高原。地勢差異化顯著,農業立體性強,煙葉品種多。
這一地區煙草種植歷史悠久,從1914年起就開始種植烤煙。在上世紀80年代后快速發展。目前是我國最大的煙葉產區。
本地區的烤煙特色鮮明,質量上乘。生產的烤煙顏色金黃~深黃,煙葉品質較好,化學成分協調,煙葉香氣質好,配伍性和耐加工性好,無明顯質量缺陷,是我國主要的主料煙葉。
云南的玉溪、曲靖、大理,貴州遵義,四川涼山等地均屬于這一種植產區。
2、東南煙草種植區
東南地區氣候濕潤,土壤肥沃,經濟發達,除了烤煙種植外,烤煙生產也發展較快。這表現在面積增加、單產提高,煙葉質量好等方面。
這一地區生產的烤煙顏色金黃到深黃,成熟度好,葉片結構疏松,外觀質量和物理特性適宜,化學成分協調。
海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西、臺灣等省(自治區)全部,江蘇、安徽的南部,湖南東南部,湖北的東部等都屬于這一種植區。
3、長江中上游煙草種植區
這一地區總體屬烤煙生長的生態最適宜區和適宜區,具有優質煙葉生長的生態環境條件。區內煙葉類型齊全,烤煙、白肋煙、香料煙、地方晾曬煙均有種植。其中,四川已發展成為我國烤煙主產區之一,省內的「毛煙」、「柳煙」 是我國優質的雪茄煙原料。
這一區域的烤煙顏色金黃到深黃,煙葉香氣呈中間香型特征,化學成分協調,,是主料煙葉之一。
重慶市全部、四川省東部和北部、湖北省西部、湖南省西部以及陜西省南部,都屬于這一產區。
4、北方煙草種植區
北方煙區涵蓋區域廣,地形地貌表現多樣,主要是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
這一區域生產的烤煙顏色屬于檸檬黃到橘黃,物理特性較好,煙堿含量整體較低,糖含量相對較高。煙葉香氣呈中間香型特征,香氣較弱,勁頭較小,但煙氣細膩,余味和配伍性較好,在卷煙配方中常做填充料使用。
陜西、山西、東北三省、內蒙古、河北、甘肅和新疆的一部分,均屬于這一區域。
5、黃淮煙草種植區
該區主要包括黃河、淮河流域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全部。
這一區域是我國烤煙種植成功較早的地區,也曾經是我國最大的烤煙產區。但是由于土壤條件等生態因素影響,各地煙葉質量差異較大。
該區生產的烤煙顏色金黃,多數地區煙葉外觀質量較好,物理特性適宜,化學成分協調。煙葉化學成分的主要特點是鉀含量普遍偏低。煙葉香氣呈中間香型、濃香型特征。香氣質和香氣量一般較好,但普遍有地方性雜氣。
河北、北京和天津的大部分,江蘇、安徽兩省北部的徐淮地區、山東省和河南省都屬于這一產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